青山邈邈,蔥蘢染翠,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的莽莽山野掩不住悲慟的哭聲。
1930年1月17日,就在瓊崖各地工作走上正軌、革命形勢日趨好轉之時,“瓊崖工農群眾的領袖”、“如銅似鐵的革命家”王文明卻因積勞成疾,猝然倒在了這片他為之鞠躬盡瘁的熱土之上。
壯志未酬身先死!人們含淚追憶他的一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這場波瀾壯闊的殊死斗爭中,他牽頭成立了中共瓊崖地方委員會,帶隊打響了瓊崖武裝總暴動的第一槍,領導開辟了母瑞山革命根據地……
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他果斷選擇馮白駒作為瓊崖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拖著病體四處找干部和戰士談心,希望大家支持馮白駒的工作,堅持革命到底直至奪取最終勝利。
36歲的人生是短暫的嗎?很顯然,對于共產黨員而言,生命的長度遠不能用年輪衡量。王文明那如銅似鐵的革命意志,時隔86年仍然在瓊島薪火相傳……
?
瓊崖革命高潮很快到來
?
頭頂的藍天,不知已經多久不曾放晴。
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滿清王朝,但袁世凱竊國稱帝又令中國陷入了軍閥混戰的局面。瓊崖,原本是插根扁擔都能發芽的福地,如今卻匪患猖獗、兵荒馬亂。
為了解放家鄉父老,1924年,時任瓊東縣雙廟小學校長的王文明毅然前往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上海大學接受革命教育。在這方嶄新天地中,他親身經歷了五卅慘案和多起革命運動,對社會復雜性和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艱巨性也有了更為真切的認知。
學成之后,他趕往革命精英云集的廣州,與中共廣東區委取得聯系,一方面與柯嘉予、王綽余等志士對瓊崖近年來發生的重大實踐作出分析,一方面加大宣傳輿論力度,鼓勵民眾攜起手來,與帝國主義、封建官僚、軍閥政府進行斗爭。
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謝才雄說,通過發表大量戰斗檄文,王文明在瓊崖群眾中很快樹立起一定的威望。1925年,受中共廣東區委委派,他以個人名義加入中國國民黨,出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二師黨代表。當年10月,他揮軍南下,克高州、占合浦、下欽州、定雷州……于次年1月自瓊山登陸瓊崖,為廣東革命政府建起了穩固的后方。
“瓊崖工農群眾嘗到了革命的果實,參加革命活動的熱情也越來越高。可是,蔣介石后來提出的‘整理黨務案’沉重打擊了共產黨人,王文明、羅漢等人先后退出國民黨,轉入地方組織工農運動。”謝才雄告訴記者,當時,瓊崖各地已有部分學校,不僅系統地宣傳馬克思主義,還為學生講授軍事理論、進行軍事訓練,王文明預感到“瓊崖革命的高潮很快就要到來!”
?
要讓革命群眾拿起刀槍
?
是時,已經有3批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先后從內地來到海南,王文明、楊善集等人也通過舉辦黨員培訓班吸收了一批新黨員、新團員。
在商人邱秉衡的幫助下,王文明、楊善集等人搬進了位于海口市解放路竹林里131號的邱宅,通知羅漢、馮平、羅文淹等黨員代表來此召開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
“這次會議上,中共瓊崖地委宣告成立。代表們選舉產生第一任領導機構,標志著瓊崖革命事業從此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共瓊崖一大舊址講解員吳傳城介紹,一時間,瓊崖革命斗爭開展得轟轟烈烈。但沒有想到的是,1927年,國民黨反動派竟公然舉起屠刀,對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展開了猝不及防的殺戮!
在這場被歷史記載為“四二二事變”的瘋狂屠殺中,全島被捕的共產黨員、革命群眾達2000余人,其中500余人含恨倒在了血泊之中。
“要讓革命的工人、農民、學生拿起刀槍!”革命的受挫讓王文明更為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建立武裝隊伍,才能為死難者報仇血恨,奪取革命的最終勝利。
在中共廣東省委的部署安排下,中共瓊崖地委召開緊急會議,宣布瓊崖黨組織更名為中共瓊崖特別委員會。會上,王文明表達了深入農村建設基層黨組織的心愿,并大力推薦楊善集擔任特委書記。
?
打響了瓊崖武裝總暴動
?
此后,王文明奔走于當時的樂會、萬寧、定安等地之間,一邊抓武裝隊伍建設,一邊抓基層黨組織建設,僅在1927年的8月至9月間,全島就建立起1個市委、8個縣委,瓊崖討逆革命軍也打出了一連串勝仗。
這時,中共廣東省委下達了瓊崖特委立即舉行全瓊武裝總暴動的指令。大雨傾盆的9月23日凌晨,王文明在萬泉河北岸集結起定安連、瓊山連,準備渡萬泉河,與楊善集帶領的樂會連、萬寧連在椰子寨會師,展開戰斗。
椰子寨村村民歐繼良指著丹村渡口:“王文明部隊就是從這里渡河的。”他聽父輩說過,王文明部隊到達椰子寨后,楊善集部隊尚未到達,王文明當機立斷決定按計劃發起進攻,“敵人稍作抵抗便落荒而逃,糧食和商品被分發到窮苦人民手中,真是痛快!”
不幸的是,楊善集、陳永芹等人在接下來的戰斗中壯烈犧牲。王文明不顧重病纏身,重新主持起瓊崖特委的全面工作,當上了瓊崖革命事業的“救火員”——
1928年11月,國民黨率部1700人進攻樂會蘇區的緊要關頭,時任瓊崖蘇維埃政府主席的王文明率領紅軍打響中平仔保衛戰,并帶領紅軍和瓊崖蘇維埃政府直屬機關轉移到母瑞山,開辟了新的革命根據地。
1929年2月和7月,遷往海口的瓊崖特委機關先后兩次遭到敵人破壞,黃學增等特委領導先后被捕犧牲。王文明當即召集馮白駒等人組成臨時特委,重新確定了瓊崖革命的領導核心和前進方向……
王文明病逝前最后一件要事,就是親手將革命的大旗交到馮白駒的手里。后來的革命實踐證明,這個選擇是正確的——馮白駒領導瓊崖軍民進行武裝革命斗爭,寫下了“23年紅旗不倒”的革命史詩。
省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員邢詒孔認為,“綜觀王文明對瓊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作用和貢獻,他不愧為‘瓊崖工農群眾的領袖’,‘如銅似鐵的革命家’,瓊崖革命第一人!”
?
?
?
相關鏈接:
王文明巧妙糾“左” 保證了瓊崖革命形勢順利發展,保住了革命火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