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興侗族文化博物館館長陸根茂接受采訪。
9月5日下午,“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采訪團一行來到黔東南地區的黎平縣肇興。紅軍長征三次經過黎平,黎平會議是長征以來具有決定意義戰略轉變的關鍵,為遵義會議的召開作了重要的準備。黎平縣的侗鄉肇興在貴州新長征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據肇興侗族文化博物館館長陸根茂介紹,肇興最有特色的就是侗寨建筑和侗族大歌,作為侗族文化的傳承者,他說侗鄉最能反映侗族人民高超建筑技藝的要數“風雨橋”。因橋上建有長廊式、可遮蔽風雨的橋屋而得名。通道兩側有欄桿,形如游廊。橋梁構造不用一根鐵釘,只在柱子上鑿穿孔眼以榫銜接,斜穿直套,結構精巧,十分堅固,令人嘆為觀止。
肇興民族風情濃郁,有吉尼斯世界之最——肇興侗寨及鼓樓群,有全國唯一的侗族生態博物館――堂安侗族生態博物館、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紀堂鼓樓。
從2012年起,黎平縣按照“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經營理念,以5A級標準、全產業鏈要求,斥資8.2億元,打造了以肇興侗寨為核心、以侗族文化為魂魄的肇興景區。肇興景區是黎平侗鄉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也是以侗族文化為核心資源旅游示范區。不僅如此,黎平縣還以文化引領戰略為引領,打造“百里侗寨”精品旅游線路,該線路以肇興景區為門戶,輻射沿線周邊其他32個傳統村落。
肇興不僅是鼓樓之鄉,而且是歌舞之鄉,寨上有侗歌隊、侗戲班。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侗族大歌是我國當前保存的優秀古代藝術遺產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國民間音樂藝術。侗族大歌也是國際民間音樂藝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顆璀璨明珠,已唱出國門,驚動世界樂壇。
(中國軍網記者 孫智英攝影報道)
?
?
?
?
相關鏈接:
《開學第一課》傳承長征精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