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報報道了海口市青年創業直通車將在1個月內走進全市各個鄉鎮(農場),根據創業青年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一站式”服務。這對農村青年創業進行精準幫扶具有借鑒意義。
行走鄉間,樹下乘涼、房檐下曬太陽的,除了步履蹣跚的老人就是臥在老人身邊的貓狗,田間勞作者大多是五十歲上下的農民,二三十歲的農村青壯年,多數已不愿像父輩那樣堅守農村,靠種養殖過活。
確實,受農村產業結構單一,農產品價格低迷等因素影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鄉土,外出打工。以海口為例,2016年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對可支配收入的貢獻率高達67.1%, 自產自銷+外出務工收入仍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要改變這種單一的創收方式,就必須激發農民的創業熱情,拓寬致富門路,增加就業崗位。
但是,由于受文化程度、思想觀念、融資困難等因素制約,農村青年普遍缺乏創業意識,更多人寧愿到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嘗試自己創業。近年來,政府部門出臺不少優惠政策幫助青年創業,如降低小額貸款門檻、辦證、稅收等方面給予便利和優惠等,政策“看上去很美”,但有些是浮于表面的粗線條幫扶,實用性不強。因此,激發農村青年創業激情,需要有關部門做更深入的調研和更加細致的分析,對創業者進行更精準、更接地氣的幫扶。
幫助農村青年創業,首先要對所選行業進行科學規劃和引導,減少創業盲目性。當前,許多青年盡管生活在農村,但對農村發展形勢并不了解,對農村市場的優勢、潛力沒有系統成熟的思考,導致創業項目選擇不準、管理不善,因此在行業選擇和規劃方面,需要相關部門和專業人士幫其進行科學評估和市場預測,最大限度降低創業風險。
幫助農村青年創業,需要長期有效的精準咨詢、個案輔導。創業是項系統工程,從選定行業到前期投資,從招兵買馬到員工隊伍建設,從生產到產品包裝到策劃營銷,乃至市場開拓、維護,每一步都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每一個問題對于缺乏理論知識、缺乏實踐技能的創業青年來說,都可能是影響企業生存發展的大問題。海口將青年創業直通車開到創業者身邊,創業導師面對面指導青年的做法,對迷茫的創業青年來說,如久旱逢甘露,但及時雨難解技術匱乏和具體操作困惑之渴,海口不妨借用精準扶貧的辦法,讓相關部門、創業導師與創業青年開展結對幫扶,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而異,在創業不同階段給予個性化指導、接地氣的幫扶,用保姆式服務讓更多農村青年走上創業致富之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