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北京婦產醫院在官網發出產科特需病床取消的通知。
隨著全面兩孩政策落地以及“猴寶寶”生育高峰的到來,北京部分醫院出現孕婦建檔“一號難求”的局面,甚至有家屬要提前一天用小板凳排隊。
9月7日,市衛計委表示,北京將通過取消特需病房、調整其他科室床位等措施,確保年內新增產床千張左右。孕婦“一檔難建”的局面有望得到緩解。
■ 亮點
建冊
兜底保障常住孕婦均能建檔
2015年11月以前,北京市每月孕婦建冊人數平均不超過2萬人;2015年12月起,每月建冊人數近3萬人,之后連續數月建冊人數在3萬人左右。而北京市助產機構滿負荷每月可接診孕產婦2.5萬人,全年最多接診孕產婦30萬人。
供不應求的態勢讓孕婦們深感建檔難。據媒體報道,有市民懷孕8周,已經難以在大醫院建檔,隨后輾轉多家大醫院仍然落空,最后只能在二級醫院建檔。還有孕婦在北京多次建檔無果,最后轉向河北燕郊建檔生產。有“需求”就有“供給”,看到其中的“商機”,有號販子叫出萬元天價替人建檔。
7日,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后,加上屬相因素疊加,北京育齡婦女分娩需求顯著增加。
近期,市衛計委、市發改委等5部門向各區政府聯合印發《關于落實全面兩孩政策增加助產服務資源的通知》,北京市分別提出四方面近期保障措施和四方面中長期保障措施。
《通知》提出,在市、區婦幼保健院設立孕婦建檔服務中心,兜底保障孕婦建檔。針對轄區建檔困難的孕婦,建冊社區按照網格化對接關系協調解決,仍有困難者,將逐級報區、市孕婦建檔服務中心協調解決,保障北京市每位常住孕婦均能建檔。
孕婦將依高危因素分級建檔
全面兩孩政策帶來的變化不僅僅是分娩數,北京分娩人群結構和特點也發生很大變化。據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市高齡孕產婦由2014年的10%升到2016年的14%,35歲以上的高危孕產婦由2014年的48%升到2016年的60%以上。
一邊是孕產婦增多,都愛“扎堆”三級助產機構,一邊是高危孕產婦比例加大,需要更好的醫療服務。為應對此類情況,《通知》提出,各區建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要與一二級助產機構、三級助產機構網格化對接關系,開展孕產婦高危因素篩查和分級建檔指導,將三級助產機構高危孕婦建檔率從40%提高到80%以上,做到嚴格執行孕婦分級建檔。
具體而言,孕婦產前在社區建立《母子健康檔案》時,將進行高危因素篩查和評估,社區將引導具有一般高危因素的孕婦在二級及以上助產機構進行建檔及產前保健,具有嚴重高危因素的孕婦在區級搶救指定醫院或三級助產機構進行建檔及產前保健,具有極嚴重高危因素和不宜妊娠的孕婦,則必須在市級搶救指定醫院進行建檔及產前保健。
床位
特需病房本月全改“普通”
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共有助產機構129家,共計產科床位4907張。據了解,自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北京迎來生育高峰,現有產床已無法滿足生育需求。
《通知》提出,為承載生育高峰的分娩量,北京市各助產機構將增加床位,市衛計委副主任耿玉田表示,年內要將目前的床位增至6000張左右。預計多承載6萬分娩量。
助產機構數量有限、空間有限,床位從何增起?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部分公立助產機構存在的特需病房往往只住2位產婦,尚具備一定的增床空間,《通知》下發后,將把所有公立助產機構的特需病房統一調整為普通病房。耿玉田說,根據目前統計情況,調整特需病房后能新增300張床位。
除在原特需病房中增床外,各公立助產機構還將通過科室間病房調整來增加產科床位。據了解,所增床位于2016年9月底前調整到位,對于調整關閉的特需病房和科室間調整增加的產科床位,財政部門將給予經費補貼。
人手
進京指標向助產人員傾斜
據了解,目前北京市產科人員在6000人左右,平均床位比為1:1.4,低于國家要求的1:1.7的標準,助產人員嚴重不足。市衛計委老年婦幼處處長郗淑艷說,產床等硬件設備易于新增,但助產人手等“軟件”問題卻是一大“痛點”,此前還有助產機構因人手緊張,不得不采取對機構內醫務人員生育行為予以限制的情況。
《通知》提出,將通過多種渠道,擬增加800名助產人員,以保證新增的生育需求。如通過科室調整和崗位招聘,補充產科護士缺口;通過科室間調整和崗位招聘等形式,增加產科護士;調整進京指標結構數量,增加助產專業人員等。
此外,醫療機構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還結合績效考核結果,重點加大產科崗位績效工資分配傾斜力度。
■ 追訪
新建特需病房只能改“普通”
7日上午,記者來到北京市朝陽醫院,以普通患者身份咨詢醫院產科特需病房的情況。醫院前臺醫生表示,醫院早就取消了特需病房,記者隨后前往產科及住院樓,兩位醫生均表示醫院有特需病房。
住院樓一位醫生告訴新京報記者,產科普通病房一間能住五六人,而特需病房只住2人,并且有獨立衛生間等設施,在醫院建檔并且生產的產婦,可在住院時申請特需病房。她說,醫院目前特需病房只有4間左右,資源較為緊張,因此醫院在住院樓騰出了一定空間,用來擴建產科特需病房,“空間挺大的,我覺得將來住三四十人應該沒問題。”
對此,北京市衛計委副主任耿玉田表示,《通知》9月份剛剛出臺,因此有些醫院此前會有自己的規劃。不過此次《通知》下發以后,公立機構新建的所有產科病房,此前預計作為特需病房使用的,都只能按照規定作為普通病房使用。
與此相對,此前北京已有醫院取消了特需病房。上月,北京婦產醫院掛出通知,表示為應對生育高峰,醫院在上級部門的要求下,從9月底將取消全部特需病床,擴充普通病床。
【建冊流程】
建冊對象:在北京常住的孕婦,包括北京戶籍及擬在京分娩的非北京戶籍的常住孕婦。
建冊時間:孕婦本人應在懷孕6周后(按末次月經第一天算)持醫療機構出具的血/尿妊娠建冊。
建冊方法:
1.孕婦本人為北京戶籍的,需攜帶本人及丈夫身份證、本人戶口本到戶口所在地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建冊。
2.孕婦本人為非北京戶籍、丈夫為北京戶籍的,孕婦需攜帶本人及丈夫身份證、丈夫戶口本到丈夫戶口所在地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建冊。
3.夫妻雙方均為非北京戶籍的,孕婦需攜帶本人及丈夫身份證、本人在京暫住證到居住地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建冊。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戴軒
?
?
相關鏈接:
【治國理政·北京篇】通州“互聯網+稅務”替納稅人跑腿
“世園會”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 北京加快西北部基礎建設
北京女大學生村官鎮政府內死亡 疑為男友自殺
《老炮兒》等43部國產片"北京放映"待選出口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