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猴場會議紀念館
今天上午,"'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大型采訪活動來到甕安縣猴場鎮,走訪長征歷史上著名事件"猴場會議"會址,感知紅軍精神帶動下甕安城鎮化建設的飛速發展后,記者們紛紛點贊。采訪團中唯一的外籍記者印度專家Faisal?Kidwai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都是關于當地產業發展模式的。
猴場草塘大戲樓
1934年12月底到1935年1月初,中央紅軍自黎平行進至甕安猴場,召開了政治局會議,再次否定了"左"傾教條主義錯誤,放棄前往湘西路線,明確前往黔北的戰略目標,為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創造了條件,是長征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之一。
走訪甕安返鄉農民工創業園
猴場,距縣城不足10公里,一眼望去磅礴大氣。猴場會議會址及紀念館、草塘大戲樓和新建成的五星級酒店三角鼎立,一旁錯落的民居包含貴州特色的土司建筑樣式、明清時期建筑樣式,為挖掘奢香夫人、川黔鹽道等民俗文化,更多的硬軟件配套工程正在猴場如火如荼地建設。
猴場會議紀念館
這讓隨行的印度籍專家Faisal?Kidwai十分感興趣,他問甕安縣委副書記、縣長黃桂林,這里每年能有多少游客前來?黃答道,僅2016年1到8月,就有60萬余人次來到猴場會議紀念館瞻仰紅色文化,其中不乏韓國客人。
創業園里工人們正在流水線上制鞋
Faisal?Kidwai接著問,和綠水青山相比,屬于精神層面的紅色文化如何讓游客認可?黃桂林解釋道,紅軍長征的革命過往,通過一代代人的口耳相傳,配以紀念館里的圖片文字,是勤勞的中國人民敬仰的一種奮斗精神,當這些實物勾起人們對于艱苦奮斗過往經歷的回憶,對于激發人們實現理想、追求向上向善的美好向往是一劑"強心針"。聽完這些,Faisal?Kidwai連連點頭表示認同。
正在流水線上制鞋的工人
當然,僅有精神是不夠的,一位曾到過甕安的國內媒體記者用天翻地覆形容這里的變化。新城區、開發區、工業園、移民搬遷點,一棟棟高樓和商業街讓甕安看起來初具現代化都市規模,新落成的體育場在近兩年承接了多項國際賽事,讓原本的黔南小城名揚海外。一處占地570余畝、總投資5.19億元的返鄉農民工創業園里,300多位務工人員正在一家制鞋廠的流水線上生產運動鞋——主要銷往就近的福泉、余慶等地。湖南邵陽籍投資商享受便利的建廠成本、稅收后,解決了當地最困難的家庭就業問題,還讓他們從不具備生活條件的偏遠山區里搬出,住上了生態移民搬遷保障房。
這只是甕安其中一個產業園27位創業者的故事之一,卻也是甕安整個城鎮化發展的縮影。猴場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朱仕祥被別人問及該鎮的建設成果及發展規劃時,要提供6、7個項目藍圖和數據模型,但他說所有工作都在緊密有序進行。"下次來,猴場的變化更大。"在歡送每一位客人時,這位和氣的鄉鎮干部都會笑著和遠方的朋友如此約定。
?
?
相關鏈接:
【網絡媒體走轉改】貴州“黎平會議”:偉大轉折從這里開始
【網絡媒體走轉改】 樣板的力量:黎平結合新實際傳承長征精神保增收促脫貧
【網絡媒體“走轉改”】這里憑啥吸引老外和海歸?答案就在習近平說的四個字中
【網絡媒體走轉改】長征精神薪火相承,助力群眾脫貧奔小康
【網絡媒體走轉改】貴州黎平:用三大法寶在扶貧攻堅戰中打出漂亮“花”招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