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整治,金鹿農貿市場旁的勛亭路環境大變。記者張俊其攝
改造不能忽略周邊環境
在改造初期,有些農貿市場經過升級改造,卻落入了仍然沒有“好市場”、“好口碑”的窘境。
位于勛亭路的金鹿菜市場由于硬件基礎較好,屬于較早完成升級改造的市場之一。而升級完成后,群眾似乎并不買單,前去購物的顧客仍然不多,這與市場周邊存在的“場外場”有很大關系。勛亭路的馬路市場存在已久,清晨和黃昏時,賣菜攤販在金鹿菜市場外做起生意,由于道路擁堵、無法停車,路過的市民圖方便就近停留選購,不愿進去市場里面。
這種情況同樣存在于高登街的培龍市場,正對面的洗馬橋路也是依附于市場形成的馬路市場,很多攤販聚集在此擺攤,影響了培龍市場里面的生意,有的攤主甚至停止租賃場內的攤位,索性也在馬路市場上做起了買賣。
談起位于中山南路的南北水果批發市場和蔬菜市場,桂林社區的老居民于正文對場內環境的改造比較滿意,然而他仍提出了存在的問題:“這路段,每天凌晨最亂。”每天凌晨天還沒亮,一些商販就聚集在市場外面的道路上,有的直接把車停在路邊叫賣,有的挑著扁擔就地一蹲直接擺攤,馬路變得擁堵不堪;這些違規攤販對道路衛生環境更是不管不顧,包裝紙箱、果皮、爛菜葉隨地亂扔;噪音也是馬路早市的問題之一,寧靜的清晨被卡車引擎聲、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打破,臨街居住的群眾叫苦不迭。“這些流動攤販就是鉆凌晨管理薄弱的空子,等市場開門營業了,管理人員、交警上班了,他們也賣完收工了。”于正文說。
此外,市場周圍的城中村租客、流動人口較多,衛生死角難以根除,依附市場而長期存在的亂搭亂建屢見不鮮,周邊小餐飲店、食品店無證經營、環境衛生不達標等問題也普遍存在。這些周邊環境所暴露出的問題讓市場本身的改造成效大打折扣,更影響了市民的滿意度。
坡巷路城金農貿市場內規劃的水果區。記者張俊其攝
內外兼修同步提升
針對市場周邊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市開展了全面的整治。工商、食藥監、城管會同所在街道、社區共同發力,讓農貿市場從內場到外場、從場區到周邊同步提升,取得了令群眾滿意的效果。
在位于坡巷路的城金農貿市場,門口規劃的機動車及電單車行駛指示牌讓人能感受到這里的秩序井然,幾位戴著紅袖章的秩序維護員手拿對講機,引導顧客停放好自己的車輛,墻上的市場導購圖也方便了顧客購物。在市場內部完成改造的同時,場外周圍一圈的商鋪從店面招牌到停車位規劃也得到了同步提升,記者繞市場外圍走了一圈,交通順暢,地面見不到垃圾,位于市場后面的水產區和活禽區也可以輕松到達。
鳳翔市場在升級改造的同時,門前的城南路也進行了整治。作為包點城南路整治的街道干部,鳳翔街道團委書記吳鐘日告訴記者,與市場升級改造同步,對原先存在于市場門口違規搭建的鐵皮棚攤位全部進行了拆除,通過勸導和管理,清散了沿街占道擺攤的流動攤販,對城南路的小餐飲店進行了重點規范,嚴格了門前“三包”制度,對附近的居民區進行“搬家式”大掃除,徹底清除衛生死角,附近的丁村便民疏導點也改造成為便民休閑廣場,全方位提高了市場周邊的環境狀況。
勛亭路在整治過程中重修了路面,勸離了曾經的擺攤商販,順暢的交通又重新回到了這條路段,如今的金鹿菜市場沒了馬路市場“搶生意”,每天顧客如織,市場外面規劃的機動車及電單車停車位也更加方便了市民停放車輛;洗馬橋路的整治讓擺攤商販不見了,這帶給了培龍市場攤主更好的經營信心,不用再發愁顧客買菜不進市場了。
職能部門開展的工作也有效促進了市場周邊亂象的消除。瓊山區城管局聯合公安、交警、環衛等部門凌晨出擊,開展了針對馬路早市的專項整治活動,還市民一個寧靜的清晨;美蘭區城管局聯合街道組織力量巡查龍舌坡市場、振興市場等市場的周邊環境,勸離流動攤販,提升市場內外環境及秩序水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制訂專門方案,對全市農貿市場、便民市場周邊開展了交通秩序整治,一周時間查處市場周邊交通違法行為超過萬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