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9月9日新媒體專電(“新華視點”記者朱翃、鄭鈞天)幾名房產中介人員以及一名業主,出于提升業績、賣出房屋等心理,惡意編造并傳播“上海9月起施行購房信貸新政”的謠言,竟掀起了近期上海房地產交易的一場“風波”,乃至一度造成所謂“離婚購房”的社會關注熱點。
三個主要謠言版本
據上海市公安局網安總隊副總隊長魏榮敏介紹,警方于8月29日介入調查。彼時,網絡和社交媒體中已經留存有兩千多條各種版本的“上海9月房貸新政”的謠言,轉發和瀏覽量數以百萬計。
魏榮敏說:“為了從海量的信息中追根溯源,我們動用了大量的警力以及大數據分析系統,對海量的信息進行梳理、層層調查,終于梳理清楚了三個謠言版本的傳播情況。”
版本一:“上海將調整銀行貸款政策”。上海浦東公安分局偵查員介紹,8月22日11時許,上海金豐易居房地產顧問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沈某某(女,34歲)為完成自己負責的浦東新區某樓盤銷售任務,故意編造了這一謠言。
記者調查獲悉,沈某某作為樓盤的銷售經理,其所帶領的銷售團隊已經向145位客戶訂立了銷售合同,不少客戶已經支付了定金。由于購房客戶們依然存在觀望情緒,雖然支付了定金,但沒有辦理貸款等業務。由于沈某某的銷售團隊要在今年12月下旬之前計算業績,而業績的計算是以銀行發放貸款為準,因此沈某某希望通過編造謠言來催促員工和客戶盡快完成貸款辦理。
沈某某編造的謠言稱:“已接到通知,由于最近土地拍賣價格過高,市委將于下周召開各部門會議,計劃于9月份起調整銀行貸款政策,未辦未審完的貸款合同請催促盡快辦理,這次的信貸政策收緊力度很大。”沈某某在該公司員工微信交流群中連續發布了3遍,要求其手下的18名銷售員告知各自客戶,加快簽約進度。該謠言被傳播至滬上知名論壇“籬笆網”后引起廣泛關注。之后的幾天,145名簽約客戶大多在幾天內辦理完成了貸款業務。
版本二:“實行認房又認貸的限購政策”。8月24日,“我愛我家”房地產經紀公司區經理趙某(男,27歲)為提高房產銷售業績,指使楊浦公園門店房產銷售員張某某(男,25歲)故意編造謠言:“緊急通知:接到總部通知,9月1日起上海實行新的限購政策。認房又認貸,凡在中國境內有貸款記錄的首套房首付一律提高至5成,二套房一律提高至7成,不分本地外地,不分商住住宅,不管貸款還清或未還清,只要中國境內有貸款記錄就算。以網簽時間為準,9月1日前買房不受該政策影響。有買房需求的客戶,請相互轉告,時間有限。”張某某會同楊浦公園店經理余某某(男,27歲)對此謠言進行傳播。8月25日,太平洋房屋中介員工蔡某某(男,28歲)通過同業朋友圈獲知上述謠言內容后,在其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進行轉發。
版本三:“9月實施離婚一年內限制購房政策”。8月24日,上海某IT公司職員倪某某(男,42歲)為了自己能夠順利將自己名下的房產高價賣出,故意編造謠言吸引眼球并“造勢”稱:“9月最新限購政策:一是名下無房亦無貸款記錄的購房者,首付最低三成,基金利率無優惠;二是名下無房但有過按揭貸款歷史的,首付最低五成,利率最低1.1倍;三是名下有一套房再次購買者(對戶籍而言),首付7成,利率最多1.1倍(政策無變化);四是離婚不足一年的購房者,限購及貸款政策按照離婚前的家庭情況處理。”在上海市知名論壇“籬笆網”上發布,迅速被網民大量轉發。
警方調查還發現,8月25日,上海金豐易居房地產顧問有限公司區域總監姚某(男,46歲)在獲知上述相關謠言后,自己編造了所謂的“新政核心內容”,就“首套認房又認貸;離婚不滿一年,按離婚前的家庭住房情況執行限購政策”等內容進行“解讀”,在該房地產公司銷售群等多個微信群內發布,要求其手下銷售員抓緊聯系客戶,加快簽約進度,規避所謂“新政”。
病毒式傳播和衍化,一批微信公眾號擴大傳播
到案后,沈某某、趙某、張某某、余某某、蔡某某、倪某某、姚某等7名涉案人員對自己編造傳播謠言的行為供認不諱。目前,7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記者調查發現,在沈某某、張某某、倪某某等人相繼編造上述3個版本的謠言后,或群發自己大量的客戶群體,或發布在個人微博、朋友圈、上海市知名論壇,并隨即被關注樓市群體、網民轉載,造成了謠言的擴散。而謠言也從最初的3個版本衍化生成了一系列的“上海9月實行購房信貸新政”的版本,大同小異,不下數百種。而這種“病毒式”的謠言傳播和衍化,也在一定程度上給警方的辦案帶來了困難。
8月25日,雖然上海市住建委對謠言進行了澄清,但“直擊上海樓市”、“魔都看樓市”等一批微信公眾號仍大量報道傳播上述謠言信息,損害了政府公信力,進一步擴大了謠言傳播面,此后大量網民在社交平臺、微博論壇群發、轉載,以訛傳訛,直接導致消費者非理性搶房、市場情緒過熱,擾亂了上海房地產市場的秩序。
政府應迅速澄清,對惡意造謠者要嚴懲
記者在追蹤調查中發現,“謠言”一旦傳播擴散,其影響力的削減卻是難上加難。自8月23、24日關于“上海9月購房信貸新政”的謠言開始流傳后,一幕幕搶房“鬧劇”不斷上演;各區的民政局被擠爆,買房者紛紛“假離婚”;每日新房成交量屢超1000套……
“由于我國樓市存在盲目性和盲從性,購房者群體心理預期對房價的變化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上海交通大學文化產業教授凌金鑄認為,當前自媒體占據大量網絡輿論陣地,受到開發商和中介機構廣告投放的自媒體大號反復誤導網民的房價預期,有的借謠言炒作樓市,制造漲價預期,影響了購房者行為。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立堅建議,針對網絡和社會上的傳言,政府宜立即回應澄清,穩定房地產市場預期;對那些惡意散布謠言并利用謠言哄抬房價者,則應對其進行嚴厲處罰。“穩定市場預期有賴于政府部門及時發布權威、全面、真實的政策信息和統計數據,政府部門宜對樓市庫存、空置等情況展開有針對性的摸底,并及時公布相關結果。”
?
?
相關鏈接:
新西蘭正式提高購房首付比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