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11日電初秋九月,夕陽余暉下,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郊外,一間間土坯房,破瓦殘墻,寫盡凄涼……這其中就有單身母親賈米拉和她兩個孩子的“家”。
9月10日,賈米拉和她的兩個孩子待在阿富汗喀布爾的家中。(新華社發)
“9·11”之后,美國發動的“反恐戰爭”已過15年,無數賈米拉一樣的阿富汗人因這場戰爭而失去親人、家園乃至生活的希望。
如今,炮火尚未平息,和平仍無處安放……
雖然只有30歲,但經歷了生活和戰爭的磨難,賈米拉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蒼老許多。
9月10日,賈米拉走在自家的院子中。(新華社發)
“像許多阿富汗難民一樣,為了躲避塔利班,我們之前一直生活在伊朗。塔利班政權倒臺后,很多人滿懷希望回到國內尋找新的生活。”然而,2001年,15歲的賈米拉隨家人回到祖國,迎來的卻是一個又一個悲劇……
“我們的國家每天都有人在死去,人人活在擔驚受怕中。”
面對過去,賈米拉的回憶里滿是淚水。在喀布爾發生的一次炸彈襲擊,奪走了她丈夫的生命,這成為賈米拉心中永遠的痛。
“我沒有丈夫、沒有工作,沒有穩定的收入去撫養孩子。”
9月10日,賈米拉在阿富汗喀布爾的家中抱著她的一個孩子。(新華社發)
丈夫的離世,讓賈米拉和孩子們在硝煙中的生活變得更加艱辛,她同身邊很多阿富汗人一樣,漸漸失去了對生活的美好向往……
24歲的齊亞出生在首都喀布爾以東兩小時車程的拉格曼省。在那里,塔利班的殘余力量至今未被消滅,暴力事件時有發生。“美國發動‘反恐戰爭’后沒幾年,恐怖分子又活躍起來,很多人被塔利班殺害,我的親戚、還有父母的朋友也有被害的。”
齊亞說,因為長期戰亂,當地很多人選擇離開,到伊朗、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周邊國家尋找機會。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2015年以來,有超過16萬阿富汗人為尋求“更好的發展”離開阿富汗,這其中包括大批年輕人。
“戰爭讓家里的生活更加困難,我們全家13口人,可是15年來,家里僅我父親和哥哥找到了工作。”齊亞告訴記者。
2011年,憑借優異的成績,齊亞曾赴國外留學5年,然而夢想成為一名律師的他,學成回到阿富汗后,卻難以獲得一份工作,半年來都是靠親戚接濟。
數據顯示,阿富汗目前的失業率高達40%,加上近年惡化的安全形勢,就業前景黯淡。
9月6日,在阿富汗喀布爾,一名阿富汗店主與在襲擊中遭到破壞的自家商店進行自拍。(新華社/美聯)
2014年底,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部隊正式結束在阿富汗的所有戰斗,然而,塔利班以及“基地”組織的殘余力量從未被徹底清除,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出現令安全局勢面臨更多挑戰。除了恐怖主義威脅,這個國家還面臨腐敗、貧困、失業等問題的嚴峻挑戰。
“戰爭并沒有結束,恐怖主義日益猖獗,國內腐敗盛行、貧富差距加大、沖突不斷、毒品泛濫……在過去15年中,多數阿富汗人都在貧困中掙扎。”看著自己的孩子,賈米拉常常懷疑,當初回到喀布爾是否是個錯誤……(記者代賀、盧樹群、蔣超,編輯朱瑞卿,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
?
?
相關鏈接:
塔利班突襲阿富汗省會 政府官員忙逃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