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廣州本地民情風俗 擦亮“家風家訓”“賞花文化”等城市名片
市民在海印橋上拍花賞花(資料圖片)。 廣州日報記者蘇俊杰 攝
大洋網訊 2005年,廣州出版了國內首個市民通俗禮儀知識讀本《廣州市民禮儀手冊》,“沒有宏大的敘事,沒有精深的理論,有的只是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有的只是世俗生活的你來我往”。憑“接地氣”的溝通方式,手冊10年間多次再版暢銷,賣出60萬本,讓1000多萬廣州市民以書載道,修身、立行。以“家風家訓”和“賞花文化”為代表的城市名片,在廣州傳承發展,禮儀風尚自然融入每個市民的生活之中。
國內首個市民通俗禮儀知識讀本
2005年12月1日,《廣州市民禮儀手冊》作為國內首個市民通俗禮儀知識讀本出版面世,66頁小手冊,篇幅不長,引領風氣的力量卻不小。之后經多次修訂再版,與廣州市民素質教育相伴10年。
《廣州市民禮儀手冊》開篇論述了“廣州人禮行天下”的重要性。正文部分,手冊從衣飾禮儀、飲食禮儀、居家禮儀、出行禮儀、言語禮儀、社交禮儀、休閑禮儀、志愿服務禮儀、環保禮儀共9個方面的禮儀知識和行為規范做了詳細的介紹,并將《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為指南》、《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廣州市控制吸煙條例》及垃圾分類也寫進了手冊。該禮儀手冊圖文并茂,生動活潑,融入廣州本地民情風俗,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地對廣州本地方言、本地民俗中應該注意的禮儀細節通過“溫馨提示”的方式做了強調,使得讀者更容易接受。
出版方表示,這本小小的市民禮儀手冊,詮釋的不僅是禮儀、禮貌、禮節,而且蘊含了立國、立民、做事、做人的豐富道理,傳遞了人們對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以及對自然美、社會美、人性美的共同追求,目的是成為廣大市民學習禮儀知識、提升文明素養的“良師益友”。
一本市民禮儀手冊,可以溫暖一座城市,也可以塑造一座城市的文明氣質。據悉,《廣州市民禮儀手冊》發行10年來,已先后多次再版印刷,累計發行量近60萬冊,目前已成為很多新老廣州市民道德修身的參考書目之一。
家風家訓:數百年來代代傳承
對廣州人而言,講文明、知禮儀、懂禮貌的社會風尚有著深遠的淵源,早已浸潤在家庭教育與家風傳承之中。
被譽為番禺四大古祠之一的石樓陳氏宗祠善世堂,記載著石樓陳氏家族傳承數百年的家訓家風。在祠堂的二進儀門次間砌拱形門口,分別印刻著“入孝”和“出悌”四個大字。這源于《論語》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意思是教導陳氏后人在家中要遵從倫常孝道、長幼有序的禮儀。
2012年,以陳秋明為代表的陳氏宗族年輕人,開始關注宗祠的命運變遷并努力籌資,如今正在進行一次大規模的修繕。這片樂土,也逐漸從荒廢的工廠遺址,變成了陳氏宗親祭祖、聚會、舞獅的基地。他盼望著,善世堂的修復,不僅能夠讓陳氏宗族找回凝聚力與家族自豪感,還能夠將傳承數百年的“孝悌”禮儀家風,進一步傳達發揚。
在家風家訓的傳承上,有所謂“文明教育從娃娃抓起”一說,能否將少年兒童培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小公民,同樣決定著未來國家整體的文明禮儀水平。
近日正值開學季,記者在培正小學采訪時發現,孩子們的文明禮儀教育從走進校門那一刻就開始了。“最希望孩子能夠懂禮貌。”在開學日采訪中,這是大多數家長對孩子們的期盼,尤其是剛剛讀一年級的新生家長,“做人首先應該知禮,所以希望孩子在學校講規矩、懂禮貌,千萬不能成了‘熊孩子’。”
賞花文化:與時俱進的廣式風尚
去年,一張“廣州式排隊”的圖片火了——長過百米的候乘隊伍在站內整整齊齊地繞了一個圈,卻沒有一個人加塞插隊。今年初春,文明賞花不摘不踩只拍照同樣成為“廣式禮儀”的一大標志。事實上,無論是“廣式排隊”抑或是“廣式賞花”,都能稱得上“廣式禮儀”的最佳體現。
廣州被譽為“千年花城”,當中蘊含的,不僅僅因為廣州是一座全年皆花期的花卉博物館,更是來源于愛花懂花欣賞花的廣州人,從廣州市民身上衍生出的“花文化”,同樣是廣州禮儀的表現。
今年春夏,木棉花盛放之際,中山紀念堂的一株株紅棉嬌艷欲滴,在幾株紅棉古樹下,游人紛紛掏出手機,情不自禁地輕按一張。67歲的李姨扛著自己的“大炮相機”,站在遠處安靜地透過鏡頭觀察著枝頭上的木棉花“賞花也能體現出一個城市的文明。”李姨說,她愿意在安靜的等待中,捕捉花自然流露出的最美一幕。
從事花卉經營超過20年的葉迎賢是芳村花卉市場一家花卉公司的董事長,也是市場里資歷最深的行家。在他看來,廣州市民都有一顆“花心”——愛花懂花之心。
隨著廣州人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廣州花市的規模和分布越來越大。如果過年前沒逛花市,廣州人總覺得那一年少了點什么。正因如此,廣州市也在著力打造廣州的“花名片”。每逢春節,廣州都以“廣州過年,花城看花”為主題,邀請海內外友好人家,來廣州過春節、逛迎春花市,感受廣式風尚。
文/廣報記者何道嵐 申卉 通訊員穗文明
?
?
相關鏈接:
各地加強文明禮儀教育 培育明德曉理好少年
瓊山區開展執勤禮儀培訓講座 打造文明城管隊伍
海口瓊山區開展執勤禮儀培訓講座 打造文明城管隊伍
港媒:中式婚禮不見傳統拜堂儀式 西式禮儀取而代之
海口秀英區舉辦文明禮儀與服務知識培訓班 350人參加
北京車展開幕 靚麗禮儀吸引眼球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