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中紀委官網推出的中秋國慶舉報專區將連續四周點名通報違反八項規定的案例。臨近中秋,從中央到地方,多地多部門再次部署節日反腐,微信紅包送禮,出入私人會所,節日參與賭博等隱形腐敗成為打擊重點。十八大以來,中紀委以持續的節日反腐,重擊官場每逢佳節集中上演的腐敗歪風。近年來,每逢節假前夕,從中央到地方,狠剎公款送禮、嚴打節日腐敗的一道道禁令密集出臺。(9月14日 中國新聞網)
自十八大以來,禁令之下的中秋節,“天價月餅”鮮見蹤影,高端禮品餐飲市場應聲遇冷。然而,嚴令之下,不斷翻新的送禮方式,更加隱蔽的貪腐行為,也挑戰著節日禁令。根據中紀委網站的相關數據,2014年和2015年中秋節期間,全國共點名通報1000余名干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
當大包小包的登門送禮變成快遞、微信送禮,當明目張膽的公款吃喝變成高端會所的隱蔽奢靡,腐敗“隱身衣”需要更為精細的反腐舉措。盡管在從中央到地方對反腐問題都實行的“抓大不放小”的思路下,我們既“打老虎”又“拍蒼蠅”,可是仍然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心存僥幸、規避制度規定者。
誠然,在我們國家利用傳統節日互相走動一番,似乎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別有用心的人在目前嚴打節日送禮的形式下,通過發微信紅包等手段向官員行賄,將節日聯絡感情變成一種投資,為的是以便他日從中得到好處,這就使我們純粹的感情關系變質,這種現象必須得到制止。因此,要讓中秋國慶風平浪靜,就需要緊抓監督,久久為功。
中秋國慶到來之際就是“四風”容易回潮的敏感時期,因此在這時要狠抓不放,堅決鞏固已有成果,要督促各級干部堅決剎住公款送節禮、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要集中排查公款收送月餅等節禮電子券、公車私用等情況。
為了杜絕官員在中秋國慶做出違紀行為,我們各級黨委以及紀檢部門還應該做到,第一,在節日來臨之前發出“節前預警”,同時要不斷完善規章制度,增加干部違法成本。第二,專門開設版塊關注中秋、國慶問題,通報與中秋節有關的典型案例,對不收手不收斂、明知故犯、頂風違紀者,窮追不舍、嚴查快處,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對心有邪念的干部起到震懾作用。第三,暢通群眾舉報渠道,可以通過開通投訴熱線,網絡舉報等形式,加強老百姓對政府官員的監督,對于舉報消息屬實的群眾進行物質獎勵,使老百姓真正做到愿意為了我黨事業獻言獻策。
節日反“四風”,必須堅持抓下去,既要暢通群眾舉報途徑,也要加強黨內監督,還要一如既往堅持通報制度,讓以身試法者得不償失,加強對微信紅包送禮的處理力度,我們才能真正撕掉腐敗的“隱形外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