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不潔,看過節”,節日期間是“四風”易發多發的重要節點。中秋、國慶“兩節”來臨之際,記者調查顯示,“四風”問題有所收斂,但并未絕跡。狠剎“節日病”,確保風清氣正過節,還須緊盯那些披著“隱形衣”的“四風”問題。
“卡來卡往”“碼來碼往”、“家庭式會所”公款吃喝玩“隱身”、買月餅禮盒開會議發票……在中央反腐的“高壓”態勢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重拳整治“四風”,但仍有部分黨員干部心存僥幸,“四風”問題改頭換面之后,依舊暗流涌動。
“四風”問題披上“隱身衣”,不再明目張膽,說明警示教育確實取得了成效,但還有少數人私下仍試圖“搞變通”“打擦邊球”。大吃大喝之風剎住了,但是借節日之機享樂、奢靡思想根源并未根除,“四風”仍有抬頭跡象。這種現象值得警惕。
“隱形四風”,折射了作風問題的反復性和頑固性,以及作風建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少數人執迷不悟,“從明里來,到暗里去”,既有對“反四風”認識沒有觸及心靈,思想認識不深的因素,也與特權思維的根深蒂固有關。部分人逢年過節就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將違紀違法的收送禮行為視為“人之常情”;少數人愿意鋌而走險,往往還是因為官僚主義、特權意識作祟。
糾風之難,難在防止反彈。懲治節日之中的不正之風需要久久為功。一方面,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抓住中秋、國慶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加強監督執紀問責;另一方面,也要多以“新辦法”應對四風“新問題”,比如,更多借助“互聯網+”、借助大數據排查、借助公安機關“天眼”系統等,全方位、立體化、全時段監督,讓“隱形四風”無處遁形。
革除節日“四風”,離不開群眾參與。目前,不少地方正在探索“隨手拍四風”,文字、照片、音視頻“一鍵舉報”等途徑,拓寬了群眾參與和監督黨風廉政建設的渠道。對于群眾反映的問題,各地也應及時跟進、調查處理,織就反“四風”的天羅地網。
堅持挺紀在前,突出重點領域,瞄準薄弱環節,才能更好地營造風清氣正的節日氛圍。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心存僥幸人員,必須依據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同時,對問題嚴重部門和單位,不但要處理直接責任人,還要“一案雙查”,追究部門主體責任和相關人員監督責任。鐵的紀律之下,越往后執紀越嚴,處分越重,才能確保各項規定落地生根,才能更好地破除“節日病”頑疾。(更多報道請關注新華社客戶端并訂閱“新華全媒頭條”)
?
?
相關鏈接:
應對“四風”新花樣,“雙節”明察不放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