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將于明日在武漢拉開序幕。路過北京長安街,看到公共汽車候車亭已經張貼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公益廣告,“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的標語格外醒目。十八大以后,中央成立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組長,做出了“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的重大論斷。小組成立伊始,便提出設立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以一葉而知秋,我們深刻體會到了黨中央最高層保障網絡安全、維護國家利益、推動信息化發展的堅強決心。
網絡安全宣傳至關重要
做好網絡安全工作,“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早在15年以前,美國在制定第一部網絡安全國家戰略時就提出,“人”的問題要從三個層面去解決:一是教育(Education),面向專業人才;二是培訓(Training),面向在崗人員;三是意識(Awareness),面向社會公眾。這后來成了業界標準,且意識問題從來都是被擺到重要位置。
曾幾何時,我們信奉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網絡安全卻不一樣,它盡管有些理論很高深,是“好之者”和“樂之者”的“陽春白雪”,但其影響卻是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軍事等各個領域,關系到全社會的每一個人,“知之者”因此尤為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4月19日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網絡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筑網絡安全防線。只有使網絡安全的意識深入人心,提升廣大網民的風險意識和防護技能,才能化指成拳,凝聚起維護網絡安全的磅礴力量。
設立網絡安全宣傳主題活動是發達國家的普遍做法
我國的互聯網發展成就舉世矚目,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絡大國。但大而不強,盡管有數量最大的網民,網民的安全意識仍然不高,這成為我們建設網絡強國的一個短板。每年,我國網民因網絡詐騙損失超過900億元,犯罪分子囂張是主因,但很多網民的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基本成“裸奔狀態”,在網上隨意下載來歷不明的程序,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很多發達國家走在了前面,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美國在2003年發布《保護網絡空間的國家戰略》,將“開展全國性的增強安全意識活動”作為國家的一項戰略部署。此后,美國設立了網絡安全宣傳月,總統無論多忙都親自出席,并身體力行,盡可能在多個城市輪回發表演說,時間長達一個月。歐委會是在《歐盟網絡安全戰略》中建立了網絡安全宣傳月制度,要求成員國全面開展網絡安全宣傳。2015年,歐洲網絡安全月共有33個國家參與,每個國家、每周的主題均不一樣,先后共組織了近300項網絡安全宣傳活動。日本也是自2010年起,將每年的2月份確定為網絡安全宣傳月。比起這些國家,我們的“宣傳周”還只是初步階段。
日常與主題活動相結合,設立永不閉幕的“網絡安全宣傳周”
中央網信小組成立以來,我國已連續舉辦三屆網絡安全宣傳周,內容不斷豐富,形式逐漸多樣,影響越來越大,全國聯動的局面已然形成,宣傳周的作用正在顯現。但這還遠遠不夠。今年6月,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等6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意見》,對加強全民網絡安全意識與技能培養提出了要求:
辦好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充分利用網絡、廣播、電影電視、報刊雜志等多種平臺,面向大眾宣傳網絡安全常識,傳播網絡安全知識,培育網絡安全文化。支持創作更多的高質量網絡安全科普讀物,開展多種形式的網絡安全技能和知識競賽。網絡教育從孩子抓起,加強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開展“網絡安全知識進校園”行動,將網絡安全納入學校教育教學內容,促進學生依法上網、文明上網、安全上網。
顯然,每年一次的網絡安全宣傳周,僅僅是國家總體布局中的一個環節。更多的效果,有賴于對日常宣傳和教育培訓工作的常抓不懈。
當然,不是說網民的安全意識上來了,安全就搞好了。這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相關部門的職責、企業的責任不能轉嫁到網民頭上。只有各方面各司其職、齊心協力,我們才能擁有安全、可信的網絡空間。
(作者為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
?
?
相關鏈接:
網絡安全博覽會亮點搶先看 新奇技術產品既實用又好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