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990年8月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在四川省松潘縣元寶山落成,不同于其他地區修建的紀念紅軍長征某一事件或某一戰斗的建筑,它是紅軍長征總紀念碑。
紅軍長征歷時兩年,在四川阿壩境內行軍就長達16個月之久。紀念碑園主碑背靠雪山,面向草地。背靠的雪山是毛主席詩詞“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的岷山山脈主峰;面向的草地是紅軍當年走過的茫茫水草地。川主寺鎮側連九寨,后接黃龍,是去兩地的必經之路。在這里,不管是當地居民還是前來觀光的旅人,在享受自然風光的愜意之余還能瞻仰紅軍先烈,傳頌長征精神。
10多年過去了,矗立的紀念碑不僅向世人展示了長征的歷史地位,也和前來參觀和瞻仰的人們一起見證了這片土地上翻天覆地的變化,見證了脫貧攻堅路上新長征的豐碩成果。
在松潘縣川主寺鎮境內,有一座寧靜的村莊——傳子溝村。這里位于黃龍、九寨溝及若爾大草原旅游的必經之路,緊挨紅軍長征紀念碑園。
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一場名為脫貧攻堅的新長征卻仍在緊鑼密鼓地展開。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從上到下打贏這場戰役,解決國民經濟發展的“突出短板”。
從貧困村到強村富村的華麗蛻變,傳子溝村脫貧摘帽的“致富經”或許能為創新扶貧開發提供新思路。
從“包包客”到“藏家樂” 傳子溝村喜迎八方來賓
一排排極具藏族特色的房屋在這里錯落有致,一輛輛滿載游客的巴士在這里川流不息,站在傳子溝村口,舉目便可眺望到對面元寶山上的紅軍長征紀念碑。這里居住著55戶309位村民,其中以藏族、羌族、回族、漢族為主,尤以藏族居多。這里先后榮獲過“省級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建設示范村”、“省級自然生態村”、“全國最佳文明村鎮”等榮譽稱號。
然而,誰又能想到如今一片繁榮景象的傳子溝村在10多年前的松潘縣卻是出了名的貧困村。
村支部書記龍波塔介紹,當時有鄉上干部編了一個順口溜:“傳子溝溝又長,社隊干部曬太陽,青稞麥子燕麥長,年年都吃返銷糧”。龍波塔說,那時候糧食是村里的老干部和老黨員到60多公里遠的大姓鄉去借的,用馬車拉回來的。
這一切的改變還得從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的修建說起。
多年前傳子溝村大部分村民都在山上居住,經濟來源主要依靠粗放式的種植業和畜牧業。1990年,紅軍長征紀念總碑在此落成,很多游客慕名而來,村民開始下山向來往的旅人兜售當地的手工藝品。那時還沒有固定的商鋪,村民都是將物品放到衣服或者包里,也就是俗稱的“包包客”。
手工藝品的熱銷讓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商機,山上的村民開始陸續往下搬,到2000年左右,他們全部在山下安了家。
“5.12”汶川地震發生以后,傳子溝村成了四川“掛包幫”重點幫扶單位,得到了四川省委組織部、扶貧移民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村里依托九寨、黃龍、大草原的旅游核心樞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經濟。
從餐飲住宿到文藝表演、從民族服飾到唐卡制作銷售、從藏茶經營到藏文傳承,傳子溝村依托村寨的顯著區位優勢和紅色旅游資源,大力發展并探索出一條“精品旅游”的新路子。“藏家樂”在這片高原方興未艾,“包包客”早已隨著貧窮落后的帽子一起成為了傳子溝村的歷史。
近年來,村民還利用現代科技的便利,在互聯網上招攬顧客。利用旅游類應用軟件和第三方支付平臺,游客在網上就能預訂房間,不少村民對于入住自家酒店的游客還會提供到九黃機場的免費接送服務。
據龍波塔介紹,如今村民平均每年每戶光是旅游住宿收入就能達到8萬以上,最多的還能達到30萬,傳子溝再也不是那個最窮村了。
圖為傳子溝村致富帶頭人德尕向記者展示藏文經書 攝影/汪亞
從提供崗位到傳授技能唐卡圖描繪美麗中國夢
德尕是傳子溝村的致富帶頭人,除了發展餐飲住宿,他還運營了一家演藝廳,主要表演藏族節目。
作為傳子溝村的上一任村長,從2005年到2012年,德尕在帶領村民致富的崗位上干了8年。不過,最讓他自豪的不是摘掉了貧困的帽子,而是由他和唐卡畫家娘本合資正在修建的唐卡畫院。
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中,擁有著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德尕深信,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才會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小學5年級后就告別學校的他一直將教育和藏文化的傳承放在心中。
從村長任職退位后,德尕開始專注經營自己的生意。他旗下的餐飲、住宿、演藝廳等業務解決了上百村民的就業,不僅覆蓋了本地的貧困人口,還輻射帶動松潘縣周邊的貧困人群。然而,在德尕看來,提供崗位遠不如傳授技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唐卡畫院由此誕生。
今年11月,德尕投資逾400萬元修建的個人唐卡畫院將開始試運營。屆時,唐卡畫院將面向當地和周邊的貧困家庭招生并進行免費培訓,以5年為一學期,5年內學生作品所有權歸唐卡畫院,德尕會對這些作品進行展覽及銷售,所得資金將繼續投入到教學和畫院建設中。唐卡畫院除了向學生傳授唐卡作畫技巧以外,還將開設文化課程,讓村民錢包“鼓起來”的同時更要讓大家的思想“富起來”。
不管是發展“藏家樂”還是興建唐卡畫院,傳子溝村以點帶面,立足未來,掙票子、長本事更要富腦袋的致富經不失為創新扶貧開發的一種新思路。
據了解,今年以來,松潘縣政府將安排資金3533萬元,實施1904戶貧困戶到戶產業項目,發展15個貧困村集體經濟,實施創業就業工程,解決貧困學生在校期間所有費用,實施縣域內醫療機構費用減免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脫貧攻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還在路上。
?
?
相關鏈接:
安徽:打造“永不走”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劉賜貴:明確重點 真抓實干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孫新陽:穩扎穩打抓脫貧 快馬加鞭促增長
脫貧的信心:釋放七千萬的人口紅利
大渡河畔二度“長征”:安順鄉的脫貧之路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