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張國棟認為,網絡安全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國家從愛護人才、培養人才做起,落實“網絡安全靠人民,網絡安全為人民”的理念,這會形成一種良性回歸,無論對保障網絡安全還是打造網絡強國,都是既必要又可行的。
圖片說明:9月19日,2016國家網絡安全先進典型代表接受媒體集體采訪,暢談網絡安全工作以及個人體會。(中國網信網 焦鵬 攝)
據報道,9月19日在武漢開幕的2016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上,19名網絡安全杰出人才、優秀人才及優秀教師受到表彰。(9月19日新華網)
雖然受到表彰的人數很有限,但絕對是個風向標,其導向意義不同尋常。正如中央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局長趙澤良所言,網絡安全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今年的網絡安全宣傳周首次舉辦網絡安全杰出人才、優秀人才、優秀教師等先進典型表彰活動,是要通過網絡安全宣傳周的平臺建設一個愛護網絡人才、培養網絡人才的良好格局。
的確,“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而今,中國已是不爭的網絡大國。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報告,全球互聯網人數今年已達35億,約等于全球人口的47%,其中中國網民達7.21億,是全球網民人數最多的國家,遠高于網民數量第二的印度(3.33億),第三才是美國。在此現實背景下,中國以怎樣的姿態應對互聯網時代,不僅關乎網絡安全,而且直接決定了如何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
事實上,這些年來,互聯網在中國不僅創造了諸多數字奇跡、產業契機,更重要的是,它已經融入了民族崛起、國家進步的決策版圖。正因如此,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著名判斷,也正日益成為頂層設計與民意期待的“最大公約數”: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中國要建設網絡強國。
然而不能忽視的是,目前我國網絡應用和網絡產業發展很快,但人們的網絡安全意識還很不足,網絡安全保障也沒有同步跟上。因此,必須要在加強信息化建設的同時,大力開發網絡信息核心技術,培養網絡安全人才隊伍,加快構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網絡安全態勢,增強網絡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懾能力,為國民經濟和信息化建設打造一個安全、可信的網絡環境。通過網絡安全宣傳周的平臺,營造一個愛護網絡人才、培養網絡人才的良好格局,正是對這一發展需求的積極回應。
當然,網絡安全是一項系統工程,打造“網絡強國”也還任重道遠,不是靠一次宣傳周以及表彰十幾名杰出人才、優秀人才和優秀教師就可以實現的。但這是一種態度、一種導向,表明國家已經把網絡安全問題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去對待。要知道,任何事情,人的因素第一,網絡安全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且,有網絡安全,才有網絡強國。國家現在從愛護人才、培養人才做起,落實“網絡安全靠人民,網絡安全為人民”的理念,這會形成一種良性回歸,無論對保障網絡安全還是打造網絡強國,都是既必要又可行的。(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張國棟)
?
相關鏈接:
【網絡安全宣傳周】構建三大體系 筑牢網絡安全屏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