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沙9月21日電 (唐明波)21日,湖南唯一入選全國首批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校的長沙市長郡芙蓉中學,迎來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廖濤和來自全國各地的40余所中小學負責人,并向他們展示湖南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典型做法與經驗。
湖南在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工作方面起步較早,2008年就啟動了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示范工作。長郡芙蓉中學迅速響應,自次年起開展知識產權和科技創新教育,將知識產權教育貫穿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有效激發學生發明創造積極性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在國內外發明大賽中屢屢獲獎。
當天的參觀活動中,該校“0°催化科技創新工作室”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這個150多平米的空間被設置為創意催化區、體驗制作區、展示交流區等3個區域。工作室負責人陳水章介紹,創意催化區的一臺電腦專門用于專利檢索,確保想法的原創性;體驗制作區方便學生以頭腦風暴的形式體現集體智慧;展示交流區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提交專利申請,培養學生的專利意識。
知識產權意識貫穿學生發明創造活動的始終,這與學校將學科課程教學與知識產權教育相融合,以形成“全學科、全員參與”格局的知識產權教育模式息息相關。
“以課堂教學為基礎,融入知識產權知識,這是小融合;以知識產權和科技創新為主,滲透到學科內容,這是大融合。”陳水章說,對于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體育、勞技、信息技術等學科,將之與科技創新與專利相結合;對于語文、英語、音樂等學科,將其與版權教育結合起來;在美術、政治等課程中,教師們則注重培養學生的商標意識。
擁有知識產權素養的師資隊伍是“融合模式”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長郡芙蓉中學校長張平介紹,學校通過校本培訓、教師自修、邀請湖南省知識產權局專家到校講座等方式,對全校教師進行培訓,每年都會組織由全學科教師參與的知識產權教學競賽,并專門成立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教研組。
現在,該校初一、初二年級每個學科的每名教師在每學期都要為學生上一堂知識產權相關課程,兩年下來每名學生可以接受30多個課時不同內容的知識產權知識輔導。“我們不可能改變‘應試教育’的習慣性思維,但是我們可以讓知識產權、科技創新的意識在學生們的心中扎根、發芽、開花、結果”。張平表示。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采取試點學校引領輻射的方式推進全省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工作。”湖南省知識產權局局長肖祥清介紹,通過多年的試點與培育,長沙市已經擁有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校27所,示范校11所。在去年國家知識產權局開展全國中小學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工作以后,湖南對在科技創新教育做出成績、學生專利成果豐盛的學校進行篩選,確定了株洲市二中、長沙市沙湖橋小學等10所中小學校為省級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校,從政策、經費、師資培訓、課程開設、活動指導等方面進行指導,并規定試點學校在一定時間內要完成的引領輻射任務。
同時,湖南鼓勵各市、縣知識產權局聯合教育局,建設一批市級與縣級知識產權教育試點校與示范校,目前常德、湘西州等地市已經啟動試點示范工作;并鼓勵試點示范學校的骨干教師到非試點學校,進行知識產權教學與活動指導、創造發明與專利申請指導等,逐步形成各區縣以試點、示范學校為龍頭,輻射與帶動本地各學校知識產權教育共同發展、共同提升的局面。(完)
?
?
相關鏈接:
蔡名照會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高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