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全國婦聯改革方案9月21日落地。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全國婦聯改革方案》,《方案》從7個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包括改革全國婦聯機關干部選拔任用方式和管理制度,打造專職、掛職、兼職相結合的機關干部隊伍;創新基層組織設置,積極推動在城鄉社區普遍建婦聯、打造“網上婦女之家”等。對于此次改革的重要意義,全國婦聯負責人向新華社記者表示,全國婦聯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深化群團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中央確定的一項重大改革任務。
■ 改革亮點
人員構成
提高各行各業優秀代表比例
改革方案中提到,將改進全國婦聯領導機構人員構成、運行機制和機構設置。增強全國婦女代表大會和全國婦聯執委會、常委會的廣泛性代表性,在全國婦女代表大會代表和全國婦聯領導機構中,明顯提高各族各界、各行各業勞動婦女和知識女性中的優秀代表比例。
全國婦聯負責人向新華社記者表示,通過改革,到2018年召開中國婦女十二大時,全國婦女代表大會代表、全國婦聯執委、全國婦聯常委、全國婦聯兼職副主席中各族各界、各行各業勞動婦女和知識女性的優秀代表比例將分別達到60%、30%、20%和40%。
同時,完善全國婦女代表大會代表和全國婦聯執委會、常委會工作制度,提高工作科學化水平。還將調整優化全國婦聯機關部門職能,改革全國婦聯直屬單位設置。
【解讀】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此前婦聯人員構成上,沒有廣泛代表各個界別,而是以婦女領導為主,其實是顛倒了本質屬性。因此,目前提高各行各業的勞動婦女代表比例,可有效改善這種狀況。
干部任用
選才注重基層一線工作經歷
全國婦聯機關干部選拔任用方式和管理制度也將改革。打造專職、掛職、兼職相結合的機關干部隊伍。
干部選擇任用方面,打破年齡、學歷、身份壁壘,注重基層一線工作經歷、群眾工作經歷,從基層、各個領域選用優秀人才,形成一支以專職干部為骨干力量、掛職兼職干部為重要支撐的全國婦聯機關干部隊伍。
工作作風也是改革重點。此次改革方案提到,將改進機關干部工作作風,建立婦聯干部直接聯系婦女群眾的制度,使全國婦聯機關干部深入基層一線、深入婦女群眾常態化、制度化。包括:全國婦聯領導班子成員每年用3個月左右時間深入基層開展婦女工作制度、機關干部“雙月下基層工作周”制度。
【解讀】汪玉凱:婦聯是群眾組織、社團組織,不是黨政機構。以前婦聯組織都有行政化趨勢,機構運轉帶有一定官僚作風,現在大方向就是把婦聯向其群眾組織的屬性靠近。
在干部構成方面,專職干部不可少,提高兼職掛職干部比例勢在必行。現要改變這種運作機制,就是回歸婦聯群眾組織、社團組織的屬性,讓婦聯組織更有代表性,也能把不同界別的訴求反映過來。
機構設置
推動城鄉社區普遍建婦聯
婦聯的機構設置也將發生變化。根據此次改革方案,將創新基層組織設置,推動在城鄉社區普遍建婦聯,其中重點是鄉鎮(街道)婦聯組織的建設,指導城鄉社區婦聯組織向婦女生活最小單元扎根。
在基層設置婦聯的同時,還將壯大基層工作力量。把活躍在城鄉社區、熱心婦女工作的各類女性人才充分吸納到基層婦聯組織和工作隊伍中來。指導各地婦聯將“婦女之家”建設向各領域延伸,實現哪里婦女群眾集中、就把“婦女之家”建到哪里,把婦女工作做到哪里。
除了設置婦聯組織,還將實現“婦聯上網”,打造“網上婦女之家”,利用全國婦聯旗艦網站特別是“女性之聲”微信、微博、移動客戶端,建立起各行各業婦女群眾的聯系。
【解讀】汪玉凱:在城鄉社區普遍建婦聯,是重心下移的表現,全國婦聯防止官僚化的重要舉措,避免婦聯上層組織設置過多、基層組織較少,從而導致“頭重腳輕”。婦聯組織設置到基層和街道社區,可及時反映基層婦女群眾的訴求,代表她們的利益,也更便于開展群眾活動和工作。(記者李婷婷)
?
?
?
相關鏈接:
定安女子遭家暴求助 婦聯婦女主任竟勸她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