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媒報道,日本政府耗資1萬億日元(約合664億元人民幣)的快中子增殖反應堆“文殊”(位于福井縣)報廢已成定局。
日媒指出,一度樂觀地認為此次也可以改換招牌躲過一劫的主管部門、日本文部科學省在以經濟產業省為主、重視普通核電站重啟的日本政府內處境孤立,該國長期以來夢想的核燃料循環利用也已注定成為泡影。
“文殊將通過成立新法人而得已保留,重啟后能獲得大量售電收入”。日本文科省此前一直相信,通過從目前的運營主體——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中分離后由新法人接管,“文殊”還可繼續保留。
然而9月上旬情況發生根本性改變。日本文科省向作為協調方的日本內閣官房詢問保留方案時,匯報了若重啟將進一步花費5000億日元規模的估算結果后,日本其他省紛紛批評稱“這無法獲得國民的理解”。
對此,日本原子能機構力爭挽回局面,理事長兒玉敏雄向執政黨干部進行了說明,但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茂木敏充強硬地表示“沒有報廢以外的可能”,連該機構的干部也失望地稱“大勢已去”。也有人批評稱“文科省完全沒弄清狀況”。包圍圈急速收緊,自民黨相關人士放棄了毫無當事者意識的文科省。
日媒稱,點燃一系列問題導火索的是原子能規制委員會。規制委會自成立以來便對原子能機構對“文殊”的應對頗有微詞。1995年的鈉泄露事故后,不斷發生嚴重的安全問題。2012年11月機器的大量檢修遺漏問題發生后,規制委在2013年5月發出了事實上的停運命令。
盡管如此狀況仍未改善,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去年11月決定提出了被稱為“傳家寶刀”的運營主體變更建議。規制委委員長田中俊一公開批評該機構稱“一提到文殊就讓人心生不快”。
田中提及報廢稱“是否選擇報廢取決于文科相的判斷”,要求進行根本性重審。然而規制委也預料到很難找到接手構造和普通核電站不同的快中子增殖反應堆的運營方。規制委干部透露稱“考慮到文殊一段時間將找不到下家”。
“文殊應該是循環政策的關鍵,因此接受它并持續提供支援”。對于日本政府突然改變方針,福井縣干部難掩憤怒。
日本經產省的方針已從以核燃料循環為主轉向利用包含乏燃料中提取的钚的混合氧化物(MOX)燃料的钚熱發電,計劃通過重啟钚熱核電站及文殊的前期實驗爐“常陽”、與法國進行共同研發來維持循環政策。
但是,日本在國內外擁有的約48噸钚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嚴峻關注。“常陽”的重啟需要滿足規制委的新標準,這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另外,日本政府頗感頭痛的是,此舉可能對2018年修改《日美核能協定》產生影響。若允許乏燃料再處理的日美協定瓦解,日本的原子能政策可能從根本上動搖。
日本政府相關人士稱:“這是由于之前被認為日本保有的钚早晚會用于文殊。今后將會被要求進行嚴格說明。”
?
相關鏈接:
日本召開內閣會議 敲定年內解決“文殊”存廢問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