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海淀區啟動“婦女兒童健康知識科普系列活動”,記者在啟動儀式上獲悉,目前,已有民營醫院做好了準備,隨時可以接納因在公立醫院建不上檔或因政策調整而無法繼續在公立醫院產檢、分娩的孕婦。
本月初,北京市衛生計生委等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落實全面兩孩政策增加助產服務資源的通知》,提出多項舉措來保障孕婦建檔,其中就提到要通過三個渠道增加產科床位,預計多承載6萬分娩量。其中包括:一是,公立助產機構將具有增床空間的特需病房統一調整為普通病房。二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通過科室間病房調整增加產科床位。所增床位于2016年9月底前調整到位。三是,有關醫療機構通過合作租賃、購買等方式擴增服務資源。
目前,市衛計委要求全市要增千余張產科床位,海淀區的任務是增100余張床位。而現在,全區實際開放床位989張,今年預計分娩數將超44000人次,壓力很大。公立醫院無法承載的分娩量將有一部分分流至民營醫院。據了解,目前海淀區有4家民營助產機構,共有180多張床位。
北京太和婦產醫院執行院長郭佳忠介紹,為緩解公立醫院接診壓力,海淀區衛計委已有意向與該院洽談政府購買服務。按照意向,如果達成合作,一部分無法在公立醫院建檔、分娩的孕婦將由民營醫院接收。由于民營醫院的收費價格一般都比公立醫院要高,政府會對這部分孕婦提供一定的補貼,這部分補貼會直接發放給醫院,這樣的話,醫院也就可以降低孕產婦的產檢和分娩費用。目前,在太和醫院,一般的產檢和分娩套餐是29800元,不到3萬元的價格在北京的民營醫院當中已經屬于較低的水平,如果能享受政府補貼的話,還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對比來看,這個價格已經非常親民。據了解,目前在公立醫院生孩子,從產檢到出院,大致的花費也要超過萬元,情況復雜一些的費用更高;很多孕產婦因為排不上普通門診,只好一直看特需,這樣下來的花費可能還要超過3萬元。
?
?
相關鏈接:
審視藥師救產婦?多點信任與包容?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