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故里。 李倩倩 攝
烏篷船風情月。 李倩倩 攝
中新網紹興9月23日電(見習記者李倩倩)“輕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斷萍洲煙雨。”著名詩人陸游筆下的浙江紹興烏篷船極具詩意。的確,作為江南水鄉最獨特的交通工具之一,烏篷船因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為紹興“三烏文化”之一。23日,紹興烏篷船風情月在古城紹興拉開帷幕,讓眾人在一槳一櫓間感受紹興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魅力。
紹興,地處浙江中北部,從大禹古陵,到蘭亭修禊,再到沈園釵頭鳳、魯迅三味書屋,古城紹興已經走過2500年的悠悠歲月。2500年的歷史熏陶,2500年的文化沉淀,紹興,早已成為了遷客騷人筆下繞不開的勝地。
“在紹興,甚至一塊石頭,一級臺階都是風景。”紹興市旅游集團市場營銷部經理應鋒表示,“蘭亭、大禹陵、魯迅故里、沈園、王羲之故居等文化景點早已成為了紹興獨有的“金名片”。
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正因為“處處是風景”,紹興的旅游景點也就有了“散”的特點,雖然世人都知道紹興是旅游大市,可是提起紹興旅游,卻沒有一個特別突出的印象。
為了改變這種境況,近年來,紹興在每年的金秋九月舉辦烏篷船風情月,將烏篷船作為紹興的文化代表,整合推廣紹興的文化品牌。
“烏篷船,是紹興獨有的文化符號。”紹興市旅游集團董事長沈安龍介紹,紹興烏篷船手腳并劃的獨特方式,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極具代表性。
此外,沈安龍告訴記者,紹興河網密布,素有“水鄉”之美譽,伴隨著烏篷船的劃動,分散在各地的紹興美景也將串聯成線,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基于此,烏篷船便從紹興眾多的文化元素中脫穎而出,成為紹興文化旅游的品牌代表。
“自從推出烏篷船風情月,我們就有的忙咯!”在紹興東湖劃烏篷船的江師傅樂呵呵地告訴記者,在文化旅游品牌的驅動下,越來越多的人到紹興體驗烏篷船一日行,“忙的時候,一天就要劃二十來趟呢!”
“灌木叢篁傍水幽,淡煙晴日漾芳洲。”在風情月期間,乘坐著烏篷船,聽著欸乃的槳聲,慢行在倉橋直街、八字橋等歷史街區之間,沿河欣賞兩側古樸的粉墻黛瓦,感受小城獨特的風情。走進蘭亭景區,體驗曲水流觴的文人雅趣,夜游沈園重溫陸游唐婉的曠世絕戀,在魯迅故里體會三味早讀,到紹興飯店感受舌尖越味,別有一番水鄉風味。
“乘著烏篷船,吃著剛剛采摘的菱角,坐在桂花樹下,品一口紹興老酒,別提多舒服了!”來自浙江杭州的呂欣(化名)告訴記者,她向來喜歡紹興的山水風光,此次更是趁著烏篷船風情月的契機,體驗一把“烏篷船里醉江南”的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烏篷船風情月啟動之時,紹興還推出了以魯迅筆下的人物阿Q為原型創作的表情包及周邊系列產品,在“文意盎然”的旅游途中增添幾許俏皮趣味。
“文化旅游也應當與時俱進,在新的時代賦予新的內涵。”應鋒表示,新時期的紹興旅游,應當從文化到文藝,從傳統到時尚,從厚重到好玩,增添文化景區與游人之間的互動性,“讓游人休閑、放松的狀態下體驗紹興的慢城、慢游、慢生活。”
據悉,此次的烏篷船風情月活動將持續到11月22日結束。(完)
?
?
相關鏈接:
【網絡媒體走轉改】全州:圍繞葡萄做旅游?甜了果農?鼓了腰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