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當地時間23日在華盛頓表示,亞太再平衡戰略建立在“錯誤假設”的基礎上,美國需要對其亞洲政策的某些前提進行“重新思考和評估”。他還認為,與其他南海問題當事國相比,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更加合理。
芮效儉當天在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舉辦的研討會上發表演講,回顧和前瞻了美國東亞政策。
他說,與歐洲、南美、非洲、中東等地區相比,東亞目前仍算是全球形勢的“亮點”,如果沖突點和關鍵的地區關系得到有效管控,東亞奇跡仍將延續。但如果無法管控,地區可能會出現嚴重且危險的局面。
他首先總結了東亞現狀,朝核問題繼續朝危險方向發展,中日關系雖不再繼續惡化,但仍比較緊張,美中之間存在戰略競爭因素,在兩岸關系上,由于臺灣地區新執政當局拒絕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兩岸官方聯系溝通機制已停擺,不確定性上升。考慮到上述形勢和潛在風險,無論誰當選美國總統,新一屆政府都需“持續關注”東亞,這需要美方拿出成功的東亞政策。
他認為,美國首先需要調整對東亞的某些“假設前提”。與總統奧巴馬2008年就職時相比,東亞和國際形勢發生很大變化,但這些變化沒有被美國政府納入政策考慮范圍,有些假設是“過時的”,需進行“重新思考和評估”。比如,亞太再平衡戰略就建立在“錯誤假設”基礎上。該戰略假定美國會逐步減少在中東的安全存在,并認為歐洲將大體和平,然而這些假設從未變成現實。8年過去,美國繼續深陷中東泥潭,北約擴員這項“魯莽的政策”導致了俄羅斯和北約的對立,美國只能被迫抽調更多資源來穩定歐洲。
自再平衡戰略實施以來,南海問題顯著升溫。芮效儉認為,各方不應過度強調所謂軍事態勢的問題,而應重視談判磋商。
他說,與東海問題、釣魚島爭端目前可能缺乏解決框架不同,南海問題有現成解決框架,各方已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并同意談判達成“南海行為準則”。去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時曾表示支持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并在協商一致基礎上盡早完成“南海行為準則”磋商。
芮效儉注意到,中國是爭議當事國中唯一公開主張就爭端進行談判的國家,此前中國已通過談判與多個鄰國解決陸地邊界爭議。但沒有任何一個東盟聲索國準備走上談判道路,而是表示無法就此談判。在他看來,中國的立場“更加合理”。
他強調,美國在南海問題上須持謹慎態度,美國是第三方,并不是當事國,應表明自身立場,但不應強行介入有關問題。
芮效儉還就美國總體外交政策表示,如果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當選總統,基于她擔任國務卿的經歷,外界可以就其外交政策和團隊作一些合理假設。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的情況很不一樣,由于不少很有資歷的共和黨人都公開質疑他不適合擔任總統,不好預測他當選后會選擇什么樣的外交團隊。(完)
?
?
相關鏈接:
美國塔爾薩市白人女警察槍殺一名黑人引發宵禁令?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