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互聯網公司攜巨資涌入電影業,一方面拓展了傳統影業的發行渠道,另一方面也為電影制作提供了強大的資金后盾。在第25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業內專家表示盡管互聯網將逐步改變傳統影業的格局,但電影產業的核心價值及行業規律依舊不會被撼動。互聯網企業必須尊重電影本身的行業規律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實現雙贏。
2014年是互聯網公司挾資本之力全面進軍電影業的一年,從之前“小打小鬧”到產業鏈全面布局,互聯網公司爭相進入電影產業。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數據顯示,2014年296億元票房中有40%由互聯網電商平臺銷售貢獻,這個數字較2013年提升了60%。自此,互聯網及電商網絡銷售、在線選座模式開始深度影響影院經營業務。
2016年7月,阿里巴巴影業集團宣布發起設立目標為20億元的文化產業基金,成為互聯網巨頭掘金電影產業的又一標志性事件。8月,中國電影、上海電影、幸福藍海集中登陸A股市場,也折射出電影產業與資本聯姻的熱情。
2014年,喜劇片《心花路放》在國慶檔發行放映,片商與“貓眼”在線銷售平臺的票務合作,成為互聯網公司從銷售走向發行的標志性事件。
據《心花路放》制片人王易冰介紹,電影與電商合作在“貓眼”進行獨家預售影票,最初期望賣出200萬張票,六七千萬元收入。最終這部電影收入11.64億元票房,成為國慶檔最大贏家。
“這個案例的意義在于‘貓眼’的預售模式經市場實戰驗證,成就了一次成功的互聯網發行模式。”王易冰說。
中國電影出版社副編審類成云分析了電影發行互聯網化的優勢:在線售票網站的預售票房模式,能夠先驗性地對票房進行估算,還能夠幫助院線分擔銷售壓力,到未來甚至可以包辦所有的票,另外還能從在線售票網站中分得一定的補貼和推廣資源。
互聯網除了在電影的發行環節進行拓寬嘗試外,在投融資方面也給電影行業帶來一定影響。拍電影網培訓主管單萬峰表示,電影產業作為一種創意產業,市場競爭激烈,投資風險很難控制,加上其本身沒有可以抵押的固定資產,融資自然相對困難。越來越多的電影公司選擇與金融機構聯姻,以解決生產過程中的資金問題。
當然,盡管“錢”景可觀,但道路依舊曲折。以近期上映的《封神傳奇》為例,上映兩周過后,票房為2.83億元,此后一直不見增長。而這部歷時3年拍攝而成的電影,投資成本達到5億元。
近期,阿里影業發布盈利警告,今年上半年的凈虧損超過4億元。業內人士分析,作為跨界進入電影行業的代表,阿里影業雖然背靠互聯網的大平臺,但這并沒有讓其在內容創造上獲得成功。
電影產業與市場研究專家、電影發行人劉嘉表示,盡管互聯網平臺優勢明顯,但依舊不能改變電影產業的規律——創意和內容為王,不能改變電影行業的產業核心價值觀。觀眾進影院體驗的是一種文化內涵,電影本身創造的精神價值、文化價值是互聯網所不能替代的。
?
相關鏈接:
互聯網創業白皮書發布 你所在的城市創新能力如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