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房價已經漲到天上去了,富豪們此時不會再去搶房。‘資產荒’持續,此時的股市比樓市更安全。”一位業內人士稱。富豪更愿意讓專業的投資者,比如基金、券商里的操盤手替他們管理股票賬戶。因為是監管的灰色地帶,沒有統計數字,但這種情況在增加。
春江水暖鴨先知。
信托新增A股開戶數8月環比增加近140%。上海某私募負責人認為,一方面,券商和基金子公司在證監會“八條底線”壓力下被迫停止通道業務和配資業務,導致大量資金轉為通過信托渠道進入A股;另一方面,房價經過一輪暴漲后,資金借道私募配置股票的需求在增加。
資金“變道”
9月22日,上海某大型信托公司的信托經理鄭海(化名)一天都在接待客戶,直到晚上九點多才有時間接中國證券報記者的電話。“很多是銀行個金部門和同業部門的負責人。”鄭海告訴記者,從8月初開始他就忙碌起來。
這要從7月中旬監管部門下發《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暫行規定》)說起。這次的《暫行規定》被資管行業稱為“八條底線”,具體要求包括,資產管理合同及銷售材料中不得包含保本保收益內涵的表述,如零風險、收益有保障、本金無憂等;股票類、混合類結構化資產管理計劃的杠桿倍數不得超過1倍,固定收益類結構化資產管理計劃的杠桿倍數不得超過3倍,其他類結構化資產管理計劃的杠桿倍數不得超過2倍;結構化資產管理計劃的總資產占凈資產的比例不得超過140%,非結構化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即“一對多”)的總資產占凈資產的比例不得超過200%。
“這些對于券商、基金子公司的通道業務是致命打擊。”鄭海說,受此影響,從8月開始,越來越多的銀行找到他,商量發行信托產品事宜。“銀行委外資金對風控要求較高,基本上都要求保底。新發行的產品里連‘預期收益’都不敢寫,券商、基金子公司根本沒法做,信托還是可以的。”
除銀行委外的巨大需求逐漸從券商和基金子公司搬家到信托公司以外,股票配資業務也在轉移。因為受到資本金限制,券商和基金子公司基本上已經不能再發行投資股市的結構化產品。
“有不少券商、私募找到我們,要求幫助他們的大客戶做配資。銀行的同業資金、理財資金或者自營資金作為優先級,與銀行資金對接的就是券商和基金子公司的大客戶以及私募的資金。”鄭海說。
雖然監管部門對傘形信托的監管趨嚴,但信托公司配資還可以達到1:2的杠桿,年化利率為5%至5.5%。
用益信托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8月其他投資類信托環比大增110%,占比躍居首位。用益信托工作室認為,其他投資類信托大都沒有披露資金運用方式,可能與8月較多資管通道類業務回流信托有關,說明近來監管層對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等收緊通道業務的政策開始顯現作用。
配置股票悄然升溫
上海歌迅金融董事長陳文介紹,8月信托公司A股新增開戶數大增,這與一些原來通過基金專戶理財客戶轉而購買信托計劃有關。實際上,從5月底開始,繼保本公募基金被暫緩受理申報后,非公募保本專戶也面臨暫停申請及成立。
“大戶配置股票的需求在增加。”陳文透露,“上海的房價已經漲到天上去了,富豪們此時不會再去搶房。‘資產荒’持續,此時的股市比樓市更安全。”
8月,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當月新成立基金共1183只,較上月的4050只環比驟減71%。鄭海分析,這說明,“八條底線”和募集行為管理辦法出臺后,私募基金發行難度加大。
另據Wind數據不完全統計,8月私募基金產品發行總數為254只,較7月發行的1429只減少82.23%,合計發行規模為61.29億元。其中,204只產品為股票型基金,占8月發行產品總數的80.31%;發行規模為58.18億元,占8月產品發行規模的94.93%。可見,8月發行的私募基金以股票型為主。
陳文分析,這部分轉投信托的資金主要有兩個去處:一是選擇由私募基金等第三方機構作為投顧的信托計劃,信托公司只是渠道;二是信托公司自己發行的投資于二級市場的信托計劃。
中登公司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信托賬戶在8月新增A股開戶數為714戶,較7月的299戶增加138.8%。而今年1月至6月的信托新增開戶數分別為178戶、134戶、338戶、213戶、285戶、206戶。
“當然配置股票的專戶增加只是有個苗頭,要形成大的趨勢必須要等股市出現像樣的行情。”陳文說。
私募盼“金九銀十”
與鄭海一樣,上海另一家信托公司的投資經理小趙也是晚上八點多才到家。他介紹,今年他所在公司的業務不錯,估計年終獎不會少。
小趙所在公司主要針對機構客戶發行產品,主要是政府平臺項目。與散戶打交道容易產生糾紛,機構客戶則比較理性。近兩年銀行委外資金本來是各大基金公司做大規模的利器,市場爭奪激烈。但資產荒讓銀行委外給基金和私募的資金很難投出去,有的基金公司抱著幾十個億銀行資金無從選擇。
“我們信托公司的投資范圍就廣了。”小趙透露,“二級市場投資做得不多,但在不少資金改選信托通道以后,投股市的比例相應會增加一些。”
他介紹,一直有規模較大的私募基金與他合作發行產品,主要是私募基金擔任投顧。“從我接觸的情況看,對接下來的行情,大家普遍認為不會大漲,但個股還是有機會的。”
此外,最近還有一些變化引起小趙注意:富豪更愿意讓專業的投資者,比如基金、券商里的操盤手替他們管理股票賬戶。“因為是監管的灰色地帶,沒有統計數字,但這種情況在增加。這從側面反映了有錢人對配置股票的需求悄然增加。”
據私募排排網9月向私募開展的“月度私募調查”活動,與8月蔓延的悲觀情緒相比,9月各大私募機構對待后市情緒明顯回暖,其中看漲的私募占比超過三成,看平的私募是主流,看跌的私募機構則尚不足兩成;與逐漸回暖的市場情緒相呼應的則是各大私募對9月倉位的調整,9月選擇加倉和減倉的私募占比相差不大,都剛剛超過兩成,而計劃維持原有倉位不變的私募占比則超過半數。可見雖然8月市場始終以窄幅震蕩為主,但市場素有“金九銀十”的說法,各大私募機構對待后市的態度變得積極,中高倉位或為主流選擇。
?
相關鏈接:
要遏制地方政府“炒地”、投機資本“炒房”之風
新華社:必須遏制地方政府炒地與投機資本炒房之風
加國炒房 為何搶房總是中國人
加拿大炒房?為何總是中國人中槍
英媒:中國人赴英炒房買下大半個樓盤?本地人買不到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