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徐州9月24日消息(江蘇臺記者丁俊)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對于個人征信記錄,你了解多少呢?最近,徐州市民李先生找了一份新工作,入職前,公司要他上交一份個人信用報告,可是當李先生從人民銀行拿到自己的個人信用報告后,頓時傻眼了,因為在他名下,有一個哈爾濱銀行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雖然也有人分期償還,但幾乎都是逾期還款,而他對此卻毫不知情。
在李先生的個人信用報告上,記者看到,2016年2月,哈爾濱銀行龍青支行發放了5000元個人消費貸款,在此之后5個還款周期內,有四次是逾期還款。李先生抱怨,“對我影響非常大,之后貸款買房、買車的話,像我這個信用報告根本就貸不了。”
李先生說,自己的身份信息被冒用貸款,并且還逾期還款,關鍵問題是他對此竟然毫不知情。那么,到底是誰用李先生的身份信息進行了信用貸款?如果由此對他的信用造成不利影響,又是否能夠修改呢?李先生撥打了哈爾濱銀行的客服電話,客服人員表示正在調查,結果出來,他們會第一時間聯系李先生。如果確實有人冒用他的身份信息辦理貸款,也會給他一個說法。不過,如果要修改個人信用報告,這需要咨詢中國人民銀行或報警處理。
中國人民銀行徐州市中心支行征信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個人信用報告被稱作“經濟身份證”,它記錄了客戶與銀行之間發生的信貸交易歷史信息,只要客戶在銀行辦理過信用卡、貸款、為他人貸款擔保等業務,這些信息都會通過數據報送,進入個人征信系統,從而形成客戶的信用報告,“我們(中國)人民銀行只是建一個系統防范風險,把各個商業銀行分散的信息放在一起,你不管到哪個銀行貸款,各個銀行都能看到你以前在別的地方發生的信貸情況。”
征信科工作人員表示,李先生可以先等待哈爾濱銀行的調查結果,如果對此不滿意或有疑義,可以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的異議處理流程來解決,“如果確實是冒用的,這個銀行應該可以刪掉。我們人民銀行規定是,如果是冒用的話,這筆貸款就不應該放在你名下,你的信用報告就不應該顯示有這個貸款。”
那么個人信用報告對于我們到底有多重要?市民們對此知道多少呢?
“這個我不太清楚。”
“第一次聽說。”
“聽說過,查過,當時申請(信用卡)的時候說要個人征信報告。”
采訪中,不少市民都表示,不知道什么個人信用報告,即使知道也沒有查詢過,除非是辦理過銀行信用卡或者貸款、房貸的市民,才查詢過個人信用報告。那么,哪些行為會被記錄到個人信用報告呢?中國銀行徐州分行個人金融部業務經理高昊然介紹,“第一個信用卡透支使用后沒有及時還款;第二個是房貸名下的貸款沒有及時足額的還款;第三個信用卡產生的年費,由于平時不注意,長期不還款造成逾期記錄,時間長了就產生了不良記錄。”
高昊然介紹,一旦個人信用報告產生不良記錄,就會錄入到由中國人民銀行管理的個人征信系統里。不良信用記錄則會直接對個人以及家庭產生不良影響,“首先,在銀行申請信用卡、申請貸款會受到限制。即使是有客觀原因造成的,銀行會視具體的情況,要求你提供貸款的擔保人,或者信用卡申請的額度有限制,銀行會根據具體的情況,貸款的利率要提高貸款利率,而且隨著個人征信管理越來越規范,甚至影響到家庭子女出國留學。”
目前,查詢個人征信方式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可以前往中國人民銀行的分支機構進行現場查詢;二是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網上的征信中心查詢;第三,可以通過網銀、商業銀行代理查詢等其他服務渠道。
專家建議,公民每年有兩次免費查詢信用報告的機會,要養成查詢自己信用報告的習慣,及時發現問題,及早更正,以免產生信用污點。
?
?
相關鏈接:
海口紫園開發商被曝拒絕公積金貸款 回應:可退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