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省文體廳了解到,根據文化部下發的通知要求,省文體廳于今年6月部署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貫徹落實情況檢查工作,并于近日完成全部自查工作。
文化部辦公廳日前下發關于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貫徹落實情況檢查工作的通知。此次自查工作是《非遺法》自2011年頒布以來,文化部要求各省開展的首次自查工作。
據悉,“十二五”期間,我省共計投入非遺保護經費約1.1億元,一批非遺項目得到了有效保護,一些非遺設施得予建成。其中,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昌江黎族原始制陶技藝、海南八音、瓊中黎族民歌等4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成效突出。
在非遺傳承人保護方面,我省積極開展傳承人認定與保護、傳承人培養等工作。目前,我省有國家級傳承人14名、省級傳承人111名、市縣級傳承人611名。
此外,我省非遺工作在出臺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配套法規、建立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及開展保護等方面也取得了進步與成效。此次自查中也發現了非遺工作人才缺乏、個別項目技藝傳承后繼無力等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
?
?
相關鏈接:
黎族木棉織錦: 后麻紡時代的珍貴技藝
74名中小學生參與黎族織錦比賽
28歲黎族小伙上技校學織錦 黎錦班里的“織哥”
瓊中舉行2014年“三月三”千人織錦表演賽
優雅織錦裝飾 春季家居布藝尚選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