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廣東發生的3起學生遭遇電信詐騙案件,導致受害者猝死或自殺,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六部門23日聯合發布《關于防范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通告》。《通告》共9條,分別對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電信企業、各商業銀行等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提出具體要求,自發布之日起施行。依據通告,自2016年12月1日起,個人通過銀行自助柜員機向非同名賬戶轉賬的,資金24小時后到賬。
《通告》指出,自2016年12月1日起,個人通過銀行自助柜員機向非同名賬戶轉賬的,資金24小時后到賬。一名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非同名轉賬其實就是給他人轉賬,“比如你給你的朋友轉賬是非同名轉賬,但是你用自己的建行卡給你的農行卡轉賬是同名賬戶轉賬”。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海口市民,他們表示,通過ATM機轉賬24小時后才能到賬,可能會有些不方便,但此舉可以讓銀行轉賬更加安全。部分市民認為,此舉可以有效的防止不法分子通過ATM機匯款或者轉賬進行詐騙,“如果轉賬24小時內,受害人發現自己被騙了,可以及時到銀行凍結賬戶,這樣一來騙子就不會輕易得手。”一市民說。
昨日,記者走訪海口多家銀行了解到,目前大多數銀行都是轉賬后2小時內到賬。記者在農業銀行和工商銀行了解到,同銀行之間用ATM機轉賬可以實時到賬;農業銀行用戶使用ATM機跨行轉賬最高限額為5萬元,一般情況下也能實時到賬。
那么,“個人通過ATM機轉賬將24小時后到賬”是否會對銀行正常的轉賬業務造成影響?多家銀行負責人表示,目前暫時未正式接到該通告。“影響肯定會有,但是目前還未實行,暫時無法統計具體影響業務數量。”一銀行負責人表示,市民轉賬的方式多樣,使用ATM機轉賬只是其中一部分,所以對銀行業務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
?
相關鏈接:
12月1日起個人ATM非同名賬戶轉賬24小時后到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