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環公司的環衛工在興丹路搖鈴收垃圾。
海口網9月26日消息(記者李傳華?攝影報道)9月25日一大早,在瓊山區興丹路,一名環衛工人騎著一輛小型電瓶垃圾收集車沿著街道邊走,并搖動著手里的搖鈴,沿街店鋪的人員紛紛提著垃圾桶,將垃圾倒進垃圾收集車,相互間顯得非常默契、自然。
推行定時收集垃圾模式
今年上半年,市環衛局要求全市環衛作業從過去的粗放型管理,逐步向精細化管理轉變,在全市范圍施行撤除主次干道垃圾桶和開展定時定點上門收集垃圾工作,京環環衛公司積極響應,迅速投入,在短短不足一個月時間內就完成了撤桶工作,共撤除瓊山全區一二類道路上的垃圾桶,數量達2600多個。
2600多個垃圾桶被撤,新的垃圾怎么收運?京環環衛公司“垃圾不落地,快運快收”的垃圾清運模式應運而生,具體做法是,將撤桶后的主次干道的垃圾,改由車輛巡回收集方式收運,每天定時定點,分3個時段即早上6點半到8點半,下午2點至4點,晚上7點半至9點半由環衛工人開車挨家挨戶上門收集。所有主次干道店鋪或用戶所產生的垃圾,一律在環衛工人上門收集時方能使垃圾出戶。
京環環衛公司作業部部長樊京虎說,為了讓臨街店鋪配合理解新模式的運行,公司專門印制了《致市民朋友的一封信》,以書面的形式向市民介紹定時上門收集垃圾對城市環境的作用,同時利用環衛網格員挨個店鋪進行“面對面”、“一對一”的宣傳。現在,每當搖鈴一響,有垃圾的臨街店鋪就會及時將垃圾提出店鋪倒進垃圾收運車。
300多輛收運車不停歇
25日,記者跟隨京環環衛公司環衛工人沿文壇路、興丹路一路收集垃圾,道路兩邊,沒有見到任何亂丟的垃圾,環衛工每到一家,就輕輕搖幾下鈴,有垃圾的店鋪很快就將垃圾提了出來,沒有垃圾的也會出來與工人們打聲招呼。
據樊京虎介紹,實行定時上門收集垃圾,減少了過去在道路上放垃圾桶收集時所造成的二次污染,實現了從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管理的跨越式轉變,但對環衛工作業的要求也更嚴了,負責各路段的保潔員每天在三個時間段,必須雷打不動地上門開展收集工作,除了這三個時間段,還要在其它時間里進行不間斷地巡查,發現垃圾及時處理,可以說增加了環衛工不少的勞動強度和密度,但公司為了把這項工作做好,在人員投入上絲毫不遺余力。
此外,為了滿足定時上門收集工作能夠推行順利,公司還斥資購買了各類電瓶車、小型垃圾運輸車等收運車共計300多輛。這300多輛大中小型收運車每天在瓊山主次干道上穿梭,收運著垃圾,潔凈著城市,美麗著城市。
?
?
相關鏈接:
清掃街道垃圾 海口市民防局工會公益行助“雙創”?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