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劇、公仔戲走進鄉村、社區,給椰城百姓帶去愉悅的精神享受。記者張俊其 攝
文化樂民 擦亮文化品牌
“就像人一樣,在歷史和現實的交匯下,每個社區都有自己獨特的秉性,由此生發出來的文化活動應是具有特色的。”在走訪社區文化建設中,多位社區基層干部認為,社區要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多樣文化活動,逐步確立社區文化品牌。
海口港社區管轄海港西、海港東、愛華三個居民小區,住戶3644戶,總人口9937人,是一個典型的老社區,原先臟亂差現象嚴重。而現在走進海口港社區,路面整潔平坦,路邊綠化完善,車輛規范停放,墻壁立面上新穎的宣傳標語和圖畫。據統計,社區共新建設了18處休閑座椅,新設小車停車位300個、建設8個電動車停車棚,改造了4條排污溝,硬化土地1000多平方米。
如何實現老社區換新貌,社區在改造提升硬件的同時,不斷強化文化建設,群眾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社區成立了社區老年人體育協會、海南省老年大學海口港分校、市民學校、社區腰鼓隊、夕陽紅文藝隊、古箏隊、二胡隊、門球協會、地擲球協會、釣魚協會、羽毛球協會、乒乓球協會、太極拳(劍)協會、健身球協會、書法協會、交誼舞協會等各類專業協會達20多個,共有上千名居民活躍在不同平臺的文體活動中,鄰里關系越發和諧。
如果海口港社區打的是“協會牌”,那么美蘭區萬福社區則主打“福文化”牌,緊抓社區文化品牌建設。萬福社區文化的主題是“中國福文化”,形象標識是一個大的“福”字。走進萬興路、萬恒路,遠近聞名的萬福社區文化街映入眼簾,該文化街有六大板塊組成,一是社區文化長廊,長230米,有40個宣傳欄,內容包括黨的建設、文明創建、民風民俗、民生和諧等;二是廉政宣傳長廊,長230米,共有23個畫板,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展現了中國古代和現代清官廉吏的廉政事跡和中央八項規定的廉政漫畫;三是反邪教宣傳長廊,共有36個板塊,揭露了全能神、法輪功等十多種邪教的真實面目;四是環境保護宣傳長廊,共10個板塊;五是路燈文化標語牌,共有90塊;六是社區文化電子信息平臺。
社區還成立了萬福社區老年大學, 構建文化養老模式。開辦有理論學習、健康養生、舞蹈、樂器、乒乓球、太極劍等12大類13個班。其中上老年大學的一位候鳥藝術家還作詞譜曲了《海南,我們的新家園》等歌曲,通過歌聲把生活在社區的美好生活傳遞出去。同時,萬福社區擁有千余平方米的社區室內文體活動場所,建有藏書上千冊的社區圖書閱覽室,擁有歌唱團、腰鼓隊、舞蹈隊、象棋協會、乒乓球、太極拳等20余支文體隊伍,長期在春節、“五一”、“七一”、中秋等各類節日期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社區負責人吳麗認為,這些活動為轄區居民在家門口架起一道相互溝通了解、增進鄰里關系、增強鄰里感情的橋梁與紐帶,逐步打造出了萬福社區文化建設的閃亮品牌。
在許多萬福社區候鳥老人看來,社區搭建了多種活動平臺,活動豐富多彩,日常的文體活動更是常態,生活的幸福感大大提升。“這個社區住得真的很舒服,一住進來,我就不舍得回北方了……”年過七旬的候鳥老人孫曉芝說,在社區生活,她已經養成了習慣,每天早上到社區室內文體活動場所與舞伴們一起跳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