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嬌珠 陳敬儒
為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具有海南特色和競爭力的消費品工業體系,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出臺《海南省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以“三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專項行動作為推動全省消費品工業健康發展的主線,推進“三品”建設。到2020年,全省消費品工業市場環境明顯優化,海南消費品工業在國內外的美譽度、知名度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具有海南特色的國家、省知名品牌。
培育“專精特新”小微企業
《方案》指出,我省鼓勵制藥企業加快原研藥創新、重大專利到期藥物仿制、臨床短缺用藥研發和注冊申報,加快南藥、黎藥和海洋生物醫藥創新研發和特色品種二次開發;支持利用海南本土資源稟賦、傳統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等優勢資源,引進國內國際先進創意設計,因地制宜發展多元、優質、適合不同消費層次的海南特色農產品、食品、飲料、茶、水產品、工藝品和旅游紀念品等消費品。
依托地方特色資源,做好“專精特新”小微企業培育工作,助力特色產業小鎮建設。發掘和傳承發展黎錦、蠟染、椰雕、貝雕和牛角雕等傳統工藝產品;加大海南卷煙自主品牌規格研發力度,重點開發三沙品牌系列規格,加大品牌宣傳,擴大市場,增創利潤和稅收。以雪茄煙加工關鍵技術為突破口,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利用,推出海南雪茄煙產品;發展個性化、時尚化、功能化、綠色化消費品,發展中高端食品、飲料和海南特色服裝、貝雕、珍珠、花梨、沉香工藝品、旅游裝備和紀念品等消費品。發展海洋保健品、保健化妝品等健康類消費品。發展深海魚油、植物精油、香料等生物提取產業高附加值產品;鼓勵研制智能可穿戴設備。
鼓勵企業“走出去”提高國際競爭力
《方案》要求,加快建設塔嶺、桂林洋、中部綠色產業園等綠色食品制造基地,支持椰樹、椰島、春光、南國等企業做大做強,加強產品宣傳推介,培育一批名優品牌。鼓勵省內有實力和品牌優勢的龍頭企業通過開展兼并、收購、重組等方式,擴大規模,降低成本,實現品牌升級。鼓勵藥品、熱帶特色食品加工企業積極參加中國質量獎、省政府質量獎評選活動,擴大品牌影響力。支持現有品牌企業做大做強,充分利用企業現有品牌的價值和影響力來進行品牌擴張;充分發揮海南省的特色資源稟賦、環境和區位優勢,突出生態、綠色、營養、健康等理念,提高我省消費品工業知名品牌競爭力。推動知名品牌與旅游風情小鎮結合,打造一批精品街區。
我省鼓勵企業“走出去”,尤其是到東南亞國家投資發展,提高海南特色產品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支持海南老字號的保護和傳承升級,加強市場營銷,深度培育自主品牌。支持品牌企業參加國內國際博覽會、展覽展銷會,積極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大力推進我省旅游特色產品著名商標認定和國家馳名商標認定工作。加強對企業品牌培育工作的指導,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工信部工業品牌培育試點申報工作;加大打造三沙牌卷煙品牌力度,進一步擴大寶島、椰王、一品沉香等地產煙品牌影響力,策劃建設海南紅塔第二條卷煙生產線,做大做強海南地產煙。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產品研發和生產,打造海南高端雪茄品牌。
提升中高端消費品供給能力
《方案》明確,我省將引導企業積極開展國內、國際對標和產品品質對比活動,支持企業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制定成為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推動標準提升和產品改進,提升消費品生產能力和中高端消費品供給能力。鼓勵制藥企業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開展仿制藥品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全面提升仿制藥質量水平;在農副產品加工、制藥領域,建設一批高水平的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
我省支持省級相關食品檢驗檢測中心、龍頭企業檢測中心或檢測室建設,加快食品、農副產品質量控制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利用互聯網技術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快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扶持大型物流企業規模化經營,從原料端、物流過程保障消費品質量,確保食品、藥品供應安全;扶持企業積極開展生產設備技術改造升級,提升生產效率,確保產品質量提高;支持企業適應市場需求,加強品牌建設,推動海南特色資源加工業產品品牌培育。
?
?
相關鏈接:
供給側改革:中國經濟的一劑良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