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72歲的楊素蓮在家中自學數學題,晚上倩倩回家后,她要給孫女補課。
楊素蓮在家中做倩倩拿回來的試卷。
楊素蓮拿著放大鏡查閱詞典。
72歲的楊素蓮每天都像個小學生一樣,坐在桌前學習。
26日下午,天氣晴朗,成都武侯祠附近一小區,72歲的楊素蓮正在自學初中數學。
同位角度數相等、內錯角相加為180度,同旁內角又怎么算?“鬧不太明白。”楊素蓮皺了皺眉頭,合上了孫女的數學試卷。
“呲!”木椅摩擦地面發出刺耳的聲音,她挪動椅子起身去拿客廳書架上的資料,順便取放大鏡,“書上字太小看不清。”在起身瞬間,她又突然坐下,“一坐就是3個小時,關節有點痛。”她挽起褲腳,用布滿皺紋的手慢慢揉著膝蓋。
從去年開始,“孫女”倩倩讀初中,為了給倩倩補課,楊素蓮也重新開始學習初中數學。在她們的戶口本上,倩倩和戶主楊素蓮的關系寫著兩個字:代養。
不解之緣
幫人抱孫女
結果抱到個棄嬰
26日下午,在成都租住的房屋里,楊素蓮一邊和記者聊天,一邊泡了一壺茶,茶葉是昨天一個學生送來的。“味道不錯”,她端起茶杯咂了一口,慢慢聊起了倩倩的身世。
楊素蓮清楚記得,那一天是2003年7月7日。下午4時,已經退休的她,在老家達州通川區醫院門口,碰到了一位熟人。兩人正在閑聊,一位陌生老太太抱著一個女嬰迎了上來,“麻煩幫我抱一下孫女,我進去上個廁所就出來。”
醫院大門旁邊就是廁所,楊素蓮沒有多想,接過了熟睡的孩子。一番左等右等,老太太一直沒有出來,她跑進廁所查看,人已經不見了。
在女嬰的襁褓中,楊素蓮發現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小女生于2003年5月27日中午12時,我大學畢業到深圳打工,碰到一個臺灣男人,當時對我非常好,所以有了小女。后來那個男人因事不見了,我無法找到他,我為了生活無法養小孩,請好心人一定好好養大。”
現在,這張紙條的復印件被楊素蓮鎖在柜子里,原件她交給了民政部門。記者看到,這張復印件已經泛黃,上面的字跡歪歪斜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