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南極海域已被塑料微粒污染,部分地區污染水平與北太平洋地區相當,這反映了全球海洋塑料污染的嚴重性。
塑料垃圾占海洋漂流垃圾的約70%,在風吹日曬下塑料垃圾逐漸碎片化,而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垃圾就被稱為塑料微粒。塑料微粒易吸附有害物質、易被海洋生物攝入,從而危害整個海洋生態系統。
此前已有對太平洋、大西洋、北極海域以及世界各地的沿岸海域和邊緣海域的相關研究;日本九州大學和東京海洋大學研究人員合作,首次對南極海域進行有關塑料微粒污染的調查研究。
研究小組今年年初在南極海域的5個調查點采集到44個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其中38個都是在距離南極大陸很近的兩個調查點采集到的。研究人員根據采集數量、風速等數據推測,南極海域塑料微粒密度最高的采集點達到每平方公里28.6萬個,這一數字和北太平洋塑料微粒的平均密度相當。
研究小組認為,這一發現顯示了全球海洋塑料微粒污染的嚴重性,各國有必要采取相應對策。相關論文將發表在英國《海洋污染通報》雜志網絡版上。
?
相關鏈接:
人類首登月球背面的探測器--嫦娥四號將去月球南極?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