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舉辦的“NAES宏觀經濟形勢季度分析會(2016年三季度)”上,中國社科院財經院課題組提出,2016年第三季度以來,我國政府繼續推進供給側改革和相關政策措施,經濟增長略超市場預期,預計當季GDP增長6.7%左右,經濟增速位于預期目標區間;季度CPI溫和上漲1.6%左右,PPI漲幅為-1%左右。
但課題組同時指出,四季度宏觀經濟走勢將受去產能、去泡沫和清理債務等因素影響,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民間投資增速存在回落壓力。房地產市場結構性矛盾加重,宏觀政策操作難度加大,經濟增長仍有下行壓力;物價漲幅分化,PPI同比降幅繼續縮小趨向轉正,CPI溫和增長。預計四季度經濟增長6.6%左右,消費物價指數上漲2.1%左右。全年GDP預期增長6.7%左右,CPI上漲2.0%左右。
課題組認為,四季度國內經濟增速可能微幅下移,但仍屬于平穩運行的范疇,應在保證國內需求基本平穩的前提下,繼續推進供給側改革,增強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化解經濟中潛藏的風險,使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為此,課題組提出多條政策建議:一是加大力度推進區域經濟結構調整。需要從全國產業結構和區域經濟布局的高度,采取有效措施協助這些地區淘汰落后產能、建立充滿活力的市場機制、增強政府服務功能,大力推進這些區域的經濟結構調整,力爭早日結束區域性經濟衰退。
二是在統一城鎮化發展的前提下,要因城而異,制定差別化的房地產調控政策。要著力推進均衡發展和協調發展,縮小區域性地區差距和城鄉差別,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以產業發展帶動科學合理的城鎮化,引導人口流動,要因城而異,制定差別化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緩解房地產市場嚴重分化的局面,化解局部城市的潛在泡沫風險。
三是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透明度。把握好經濟增長與債務增長的平衡,提高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既要把防范大規模失業風險作為經濟增長的底線,實事求是地評估經濟增長的需要與可能,提高社會政策托底能力,穩定中高速經濟增長預期;也要把防范債務危機作為債務增長的底線,加大政府債務“開正門”的力度,使地方政府隱性負債顯性化,提高債務透明度,降低債務成本,增強政府債務的可持續性。
四是鞏固供給側改革成果。提高環保標準,堵住高污染產能重新開工的口子;加大企業合并、企業改革力度,建立適應市場需求的產能建設體制機制;做好轉崗再就業幫扶工作,提高落后產能的勞動力成本,阻斷落后產能勞動力走回頭路。
五是加強國際合作,推動落實G20會議成果。今后應繼續在國際產能合作、國際貨幣制度安排、外匯市場溝通與協調、國際投資談判、推進結構性改革、技術創新等領域深度合作,推動落實G20會議成果,為我國經濟發展拓展國際空間,創造好的國際經濟環境。(記者劉國鋒)
?
?
相關鏈接:
社科院開出四季度經濟藥方:制定差別化房地產調控政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