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中國的經濟問題體現在部分地區經濟增速下滑。中國經濟在1979年改革開放后的30年內經歷了巨幅增長。這期間中國經濟年增長率達到倆位數。雖然近幾年來經濟年增長率已下降到個位數,但是這不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停滯不前。因為即使如此中國近些年來的經濟增速依然大大超過其他大部分國家。
中國經濟在過去的一段時期內每年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然而“改革開放”近幾年來的地位已經逐漸被“創新”所替代。例如為了國家經濟加速增長而采用的出口轉內銷以及加大服務業發展力度的計劃。據此計劃中國產品由出口轉變為本國銷售。中國人口數達到14億,是一個極為龐大的群體,更是全球之最。中國的產品轉內銷計劃是十分明智而正確的,這將會給中國帶來巨大經濟優勢。
中國在進入新的進程后可能會在一些方面面臨適應性問題。但我們不能因此認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是源于中國經濟的衰退或經濟漏洞。中國經濟雖然增速有些許下降但是總體依在增長中。中國將以更為堅定而穩固的步伐保持經濟正增長的趨勢。
關于一帶一路,歷史上絲綢之路從中國開始,途經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土耳其,希臘,直至羅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根據21世紀現狀以及現代產業而提出的全新構想。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將為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助力,更將產生21萬億美元的經濟效應。
“一帶一路”項目不僅僅只停留在經濟層面上;一帶一路倡議包括國家合作措施、基礎設施建設、國際間交通、貿易便利化、金融合作、文化及學術旅行以及科學技術等多方面。我認為比經濟發展方向更為重要的是戰略的實施為文化及學術交流發展帶來的幫助。在這之前土耳其與中國總是試圖通過西方媒體來了解對方,而雙方并不了解彼此。這也是兩國關系發展的難題所在。兩國的理論學家,作家,藝術家,商人以及政客以一帶一路為契機進行往來與溝通,將使兩國關系發展的難題迎刃而解。
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心就在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相互溝通與交流。首先在土耳其方面,我們已經認知到了一個不同的中國。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再次向我們,向世界展現出21世紀猶如唐代的繁華。中國在與世界的交流中更加關注軟實力的發展,這是中國的巨大進步。一帶一路倡議如今已經成為國際社會交流的重要手段。(穆罕默德?麥素特?阿克塔什徹為土耳其亞洲戰略研究中心中國問題研究專家)
相關鏈接:
【大家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中國人權“版圖”更廣闊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經濟信心]人民幣"入籃"既是給中國的獎狀又是軍令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