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8日消息(記者劉穎超)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十一小長假剛剛過去,曬風景、曬美食成為這幾天朋友圈的主題。在現如今這個大眾旅游時代,全家一起出去玩已經成為常態,但一些不文明的旅游行為卻時常見諸報端。有人說風景如畫的景區其實是檢驗個人素質的考場,更考驗著社會的大文明。
據國家旅游局數據中心綜合測算,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期間,全國旅游景點共接待游客5.93億人次,同比增長12.8%。累計旅游收入4822億元,同比增長14.4%。在旅游業繁榮的成績背后,游客的文明素質是不是也跟著穩步提升?景區又絞盡腦汁想出了哪些妙招呢?
為了給廣大游客提個醒兒,時刻繃緊“文明旅游”這根弦,今年國慶黃金周,各大景區在保障基礎設施和游客服務的基礎上,開動腦筋,各出“妙招兒”。山東省蓬萊閣景區在正門的醒目位置設置了一面文明旅游簽名墻,不少游客們紛紛上前,鄭重地簽下自己的名字。蓬萊閣管理處副主任王曉楠介紹,“我們通過設立景區的文明旅游簽名墻,并通過景區溫馨廣播的提示,跟游客一起營造文明出游的良好環境和良好氛圍。”
在安徽省安慶市靈山石樹風景區,凡是前來游玩的游客,都可以免費領取一只垃圾袋和一副手套。下山以后,只需將自己收集的垃圾交到指定地點,就能夠獲得一份景區贈送的禮品。
游客王寶蓮表示這樣好處太多了,“一方面,提醒我們愛護我們的大自然,愛護我們的環境。一方面我們自己也得益了。”
此外,在今年的國慶旅游人流中,還有不少志愿者的身影。他們活躍在各大交通樞紐、街道、景點,為游客提供旅游咨詢、交通引導、景區應急等服務。假日期間的天津市古文化街人頭攢動,日客流量突破20萬人次,就讀旅游管理專業的志愿者陳瑞陽就在這里為來自國內外的游客提供咨詢、引導志愿服務。陳瑞陽認為當志愿者一能夠提高個人的專業素質,還能夠弘揚傳統文化,尤其是天津的本地文化,他感到很榮幸。
來自德國的游客馬克表示,志愿者們的講解,加深了他對于天津的認識,“了解到很多景點的背景知識,像古文化街、天津的五大道小洋樓,志愿者幫助我們加深了對天津的認識,從海河一路走來很有歷史文化的感覺。”
優美的環境,熱情的服務,貼心的話語,讓游客們也不忍心去破壞景區環境和秩序。這個黃金周,各景區中亂插隊、亂扔垃圾、亂涂亂刻等不文明現象顯著減少,大多數游客都自覺遵守旅游秩序。游客劉兆進認為,“雖然人特別多,但是我們必須得排隊,只有大家都遵守社會公德,才能有序地進行,如果每個人都去插隊的話,那就亂了。”
?
?
相關鏈接:
海南國慶自駕游漸成主流 旅游節慶顯特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