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瓊山區培龍后街美食一條街改造基本完工,正進行美食街業態調整,商鋪將陸續開業。據介紹,培龍后街特色美食街建設項目,總長252米,占地面積3561.13平方米,其中,美食街廣場面積約為2415平方米,將劃分為本地特色小吃區、外來特色小吃區、熱帶水果區、燒烤區、公共就餐區等。記者 張俊其 攝
海口網10月10日消息(記者曹馬志)今年以來,海口力推便民生活圈建設,著力一站式解決市民生活瑣事。走出家門不到15分鐘,就可以吃得上早餐,找得到平價理發店,日用小百貨應有盡有,有師傅幫你修鞋、補衣服、修傘。截至目前,不到6個月的時間,海口已建成32個便民生活圈,家門口“一站式”服務逐漸融入日常生活。
便民生活圈多點開花
8日晚,記者在文明東路的潮立方美食街看到,前來消費的市民絡繹不絕,不少檔口前排起長隊。“小吃種類多,口味好,環境也不錯,吃得很爽。”從新埠島專門開車過來的吳明偉說。
“作為便民生活圈中心的特色美食街,這里匯集了肯德基、多美麗、永和豆漿以及太空艙果木烤魚等眾多品牌,涉及茶飲、甜品、披薩、面點以及全國各地的特色小吃。”潮立方美食街相關負責人吳閨妮介紹,美食街嚴把質量關、招商關,堅持引入有品位上檔次的餐飲店。長89米、寬9米的美食街共有69間店鋪,容納就業人口600余人。潮立方便民生活圈,以特色美食購物休閑街為中心,攜手周邊豐富的業態,共同滿足居民多樣需求。美食街周邊有超市、農貿市場、游泳池、健身房、KTV等生活娛樂配套設施,分布著電動車修理點、藥店、水果攤、日雜百貨、公廁、理發店等便民服務功能設施。
潮立方便民生活圈并不是個例,今年來,海口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目前已有海玻路、海口港社區時代廣場、西門外社區、龍舌路等32個便民生活圈投入使用,今后計劃再補充7個便民生活圈。
保姆式服務提速惠民工程
9月20日正式開業的潮立方美食街,建筑面積410平方米,6月份開工,不到4個月時間,已建成數十個店鋪并完成招商。“之所以能這么快順利營業,得益于市區相關部門開辟‘綠色通道’,提供保姆式服務,大大加快項目建設速度。”吳閨妮說。
規劃、施工過程中,市交警、消防、交通、林業、園林、環保等相關部門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主動上門服務,多次實地走訪潮立方美食街,和建設業主交流,為項目推進“把脈問診”,現場辦公解決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督促業主高標準建設上檔次美食街。
“美蘭區各級各部門將繼續為潮立方時尚購物廣場發展提供優質的服務,扶持企業做優做強。”美蘭區委書記龍衛東在潮立方美食街啟動儀式上表示,作為以美食一條街、美食城、時尚精品購物商場三大主題為一體的大型時尚購物廣場,潮立方坐擁地段、交通、人流的優勢,對構建15分鐘便民生活圈,滿足群眾日常生活需求起到很大的保障作用。
“企業主動承擔起應負的社會責任,店鋪租金相對于同地段屬于較低水平,對困難群眾還有一定的租金優惠。”吳閨妮告訴記者,29歲的蔡汝勇之前在擺了好幾年的路邊攤,流動攤點被取締后,主動選擇到潮立方規范入店經營,得益于美食街較旺的人氣和辛勤經營,目前他經營的好鮮生麻辣燙店每天有上百名顧客,收入也提高不少。據統計,開業20天以來,美食街每天有4000多名市民前來消費,美食街營業額不斷走高。
問需于民“進化”便民生活圈
海口便民生活圈搭互聯網+快車,建立網絡大數據庫,市民通過“海口城管管家”微信公眾號輕觸指尖就可以快速獲取需要的便民信息。“這個公眾號不錯,就像生活小助手一樣,讓我對周邊更熟悉。”市民李紅明說,通過微信公眾號中的《海口15分鐘社區便民生活圈》欄目,經過一般時間的摸索,他現在對附近菜市場、超市、便利店、餐飲店、美發店、干洗店、汽車修理店、藥店、面包房、健身房、家政服務、金融等,如數家珍。
“便民生活圈建好后,不應是靜態的,需要適時動態調整。”對于便民生活圈的未來,李紅明希望街道社區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平時注意收集居民的相關便民訴求,同時定期召開居民座談會,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策于民,共建共享,推動便民生活圈不斷“進化”,完善便民業態更好地服務于居民。
精細管理保障便民生活圈持續良好運作。負責管理龍昆上村15分鐘便民生活圈的龍昆上村經濟社主任黃禮坤認為,街道社區必須加強“門前三包”管理、整治,街道城管中隊加強巡查,對違反“門前三包”管理條例的店鋪加大處罰力度,確保海玻路店鋪經營有序;加強停車的規范和管理,街道聯合交警部門對海玻路施劃停車線,盡可能地提供停車位;加強監管力度,聯合食藥監、工商等相關職能部門,對便民生活圈的物業小區以及“兩小”門店等進行整治及監管,確保營業店鋪全部達標。
?
?
?
相關鏈接:
行人過街通道開建 首次引入商業功能打造便民生活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