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9日發布通知,提出加快推動城鄉基本醫保整合,努力實現年底前所有省(區、市)出臺整合方案,2017年開始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至少20省份明確城鄉醫保并軌。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過,全民醫保是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基礎。過去,我國的醫療保險體制雖然基本實現了13億人全覆蓋,但由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管理部門不同,就醫報銷、目錄等各不相同,城鄉之間的醫療保障水平差距比較大。比如,在同一所醫院看同樣的病,持有“城鎮居民”和“新農合”兩種不同醫療保險的人,所用的藥品、做的檢查、花費以及報銷水平等差別明顯。“新農合”人群在一些“省級三甲醫院”看病時,報銷比例平均只有30%左右。“同病不同命”的尷尬境地,在一定程度上有違社會公平。
2016年被視作是推進城鄉醫保并軌改革的關鍵年。早在年初,國務院就印發了《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提出了整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項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總方針。可以說,推動城鄉基本醫保整合,是實現城鄉居民公平享有醫療保障的重要一步,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是不斷增強醫療服務獲得感的重要制度性保障。城鄉醫保并軌改革后,不僅填平了城鄉居民的身份待遇鴻溝,醫療保障水平還將得到普遍提高。以各地的并軌改革觀之,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后將遵循“待遇就高不就低”原則,參保人員特別是農村居民的醫保報銷比例顯著提高。這正是改革普惠性、改革獲得感的最好寫照。
統一城鄉居民醫保制度,還只是改革的第一個環節。實現醫療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和均衡化,才是醫療領域改革的根本靶向。當前,醫療資源大多集中在大醫院和中心城區,城市周邊和廣大農村地區,則往往連基本醫療配套都跟不上。在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快速推進的情況下,還應通過深化改革實現醫療服務和醫療資源的均衡配置,紓解醫療資源和患者向大城市過度集中的問題。以更高視角觀之,人口眾多,醫療、教育等公共資源有限,這是我們推進任何民生改革都必須面對的社會現實,也正因為這樣,實現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和均衡化,是改革所應達成的根本目標。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建立起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病有所醫”的美好向往得到初步實現;如今,迎著“發展起來以后”的民生新期待,我們將以全面深化改革書寫全民醫保制度建設的新年輪。城鄉醫保并軌甩開了醫療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膀子,不遠的將來,相信每個人都能公平享受更多無差別的公共服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