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以來,農村改革實踐像一臺發動機,源源不斷的為“三農”輸送能量,人們津津樂道的看到越來越多的貧困地區摘掉了貧困帽子,甩掉了貧困包袱,農民越來越有精氣神兒了。如今進入精準扶貧攻堅拔寨階段,如何進一步補齊農業現代化短板,如何進一步讓貧困地區農民增收,讓農村更上一層樓,是當前的重要工作任務。
基層黨組織,與農民密切接觸,了解農村狀況,深知農民想法,在精準脫貧之路上有著絕對的“帶路”優勢,是精準扶貧的戰斗堡壘。那么,如何實現精準脫貧穩步前進,是現階段基層黨組織面臨的重要課題。
要在“穩”字上下功夫,做好黨的政策“代言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村穩定是廣大農民切身利益。一切發展都要建立在“穩定”上,才會讓農民真正享受發展紅利,真正有獲得感。穩不穩,關鍵還是要看政策落實得恰不恰當,基層黨組織是扶貧政策的最終落實核心,能不能根據鄉情民意恰到好處地落實政策,是穩之關鍵,更是貧困戶的“定心丸”。所以,要客觀認識鄉情,正確解讀民意,恰當落實政策,做好扶貧政策的“代言人”。
要深入農村,融入農村,做好貧困地區的“扎根者”。黨和群眾是魚水關系,在脫貧之路上應和群眾相知相融。在發展過程中,農民既有不同家況,也有不同需求,深入農村就是要去了解大大小小的需求,去收集形形色色的點子。黨員干部要善于做“思想籮筐”,把有價值的菜都裝進來,才會做出美味可口的“致富湯”。融入農村,就要求黨員干部放下架子,邁開步子,到農民中去一起大干特干,在農民中間生根開花,穩妥扎根。
要帶領農村,做好安居樂業致富“帶頭人”。“領導班子強,屋脊一根梁”,在脫貧致富途中,基層黨組織應做好領頭雁,帶領廣大農民找準致富方向,找對致富路子,用黨的干事創業精神頭兒激發農民創業致富精神氣兒,用黨的實干擔當引領農民腳踏實地。在農業技術方面,黨員干部更應做好引領工作,組織農民學習進步,培養、帶領出一批批現代化農業高技術農民隊伍。在通往全面建設小康的路上,黨員干部要時刻沖鋒在前,事事需打頭陣,為農民做好安居樂業致富闖出寬闊大道與天地。
精準脫貧如日中天,基層黨組織應迅速找好角色定位,做好扶貧政策“代言人”,做好貧困地區的“扎根者”,做好安居樂業致富“帶頭人”,為農民走上幸福康莊大道,不惜所有奉獻力量!(吳苗苗)
?
?
相關鏈接:
【網絡媒體走轉改】80年后再出發 老區人民扶貧攻堅新長征路上步履鏗鏘
省政府督導組赴保亭督導脫貧攻堅工作 精準有效扶貧群眾滿意脫貧
海口云龍鎮探索“政府+社會+志愿者”扶貧新模式
精準扶貧將“援助誘惑”化為“援助動力”
向春玲:云南如何破解習近平“扶貧三問”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