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陰雨連綿,舞鋼市尹集鎮張莊社區的街道上此時變得有些空曠。但在一戶掛著國旗的居民家門口,卻不時傳來孩子天真爽朗的笑聲。遠遠望去,一位小伙子正在逗一名小朋友玩,旁邊站著一位中年婦女,像是祖孫三代,其樂融融。這引得“長征路上奔小康”河南網絡媒體“走轉改”采訪團禁不住加快了腳步,走上前去一探究竟。
小伙子叫石長明,今年26歲,懷里抱著的是他兩歲多的兒子,旁邊是他的母親郭香民,果不其然是祖孫三代。“今天下雨,出去也干不成活,就在家里陪陪孩子。”石長明見有人來,立即熱情的招呼大家到家里坐坐。
石長明家的房子是兩層的樓房,中間還有個小院,院子一角精心布置了一個小的假山景觀。房子內部的裝修同樣精致,潔白的墻壁、柔和的燈帶、漂亮的家具,與大城市里市民家的裝修并無二致。這時,石長明的妻子曹娟娟也走了出來,一家三口坐在沙發上,滿是幸福。
“這可是正兒八經的城里媳婦兒,嫁到我們農村來了。”人群中,一名隨行干部的話,引起了大家的興趣。聽到這,曹娟娟還顯得有些不好意思。原來,曹娟娟是舞鋼市區人,2013年與石長明結婚,算是嫁到了尹集鎮張莊社區。“我倒是沒有感覺是從城里嫁到了農村,在這里生活的幸福指數比城市還高呢!生活節奏慢,環境、空氣還好”,曹娟娟笑著說。
其實,曹娟娟這么說并不是沒有道理。現在的張莊社區,灰瓦白墻、徽派風格的居民房屋整齊劃一,都是由清華大學專家整體策劃設計的。社區內還配套有寬廣的道路、秀美的景觀、寬敞的廣場,以及公廁、垃圾中轉站、衛生服務站、銀行、大型超市等。曾經的山區農民,如今享受上了和城市一樣的生活。
因為周邊有石漫灘水庫和二郎山等景區,所以來張莊社區農家樂就餐和家庭賓館住宿的人也越來越多。石長明的父母也看準了這個商機,在自家門口銷售山野菜,收入非常可觀。“前幾年賣這山野菜的商戶不多,我一年能掙十四五萬塊錢。這兩年競爭的多了,不過每年保證十萬塊錢是沒問題的。”郭香民說,她賣的這些山野菜都是附近山上產的,綠色無公害。
而石長明平時則在外面開挖掘機,一年下來也有十幾萬元的收入。石長明的妻子因為懂電腦,現在在社區里幫忙維護旅游網站,向外界推廣張莊社區的旅游、農家樂、土特產等。石長明說,現在感覺整個家庭過的很幸福,而在他童年的記憶里,這都是不敢想象的,“那時候住在山里,道路不好,房子也破,一下雨就踩的腳上全是泥”。土坯墻、茅草房、雞屁股是農戶小銀行,吃糧靠統銷,花錢靠救濟,姑娘向外嫁,小伙愁新娘……這樣的民謠就是對張莊村以前形象的描述。
如今,張莊社區成為舞鋼市率先啟動的17個中心社區之一。突出“以人為本,生態文明”的理念,將該社區建成集“生活居住、休閑娛樂、觀光度假”為一體的旅游服務型社區。社區規劃占地510畝,建成后可容納1100戶、4000人左右。“目前已經搬遷西崗、石龍溝、小曹八溝等4個自然村,完成入住227戶。建成沿河商業30000余平方,農家院一號、小江南休閑會所、南湖莊園等餐飲住宿都在營業之中,下一步還要規劃四季采摘園、社區頤天閣敬療產業園、文化創意園,既能擴大我們的影響力,也能解決社區群眾就業”,尹集鎮黨委書記劉玉介紹說。
?
相關鏈接:
海口各級各部門國慶假期幫扶貧困戶 鄉村拂來溫暖風
海口美麗鄉村繪就全域旅游盛景 村莊參與制定規劃
橄欖飄香徒步爽 湖光山色垂釣忙 海口美麗鄉村成家庭自駕游首選
國慶第四天海口鄉村游熱度不減 民俗趣味活動受青睞
海口舉辦“最美鄉村在瓊山”主題活動 展示鄉村自然資源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