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莊中心社區資料室中的資料照片顯示了張莊村曾經貧困的面貌。(沈洋 攝)
曾經:土壞墻 茅草房
提到張莊社區的發展情況,舞鋼市尹集鎮人大主席付國召娓娓道來。他告訴記者,張莊村原是一個省級貧困村,轄有7個山區自然村,有8個村民組1076口人,人均耕地不到0.5畝,交通不便,且貧窮落后。
當地,村民曾用一首舊民謠來描述他們的過去:土坯墻、茅草房,吃糧靠統銷,花錢靠救濟,姑娘向外嫁,小伙愁新娘。
隨著舞鋼市第一批中心社區建設的啟動,張莊邁入了建設中心社區的新階段。社區規劃占地510畝,目前,一期二期建設已經完成,三期正在籌建中。
值得一提的是,中心社區已經建成的部分完成入住227戶,入住率達到了100%。
付國召介紹說,"曾經的山區農民,如今已儼然變為社區的居民,足不出社區,便可享受和城市一樣的生活。"
采訪中,舞鋼市尹集鎮黨委書記劉玉指著灰瓦白墻、自成風格的房屋介紹道,社區是由清華大學專家整體規劃設計,除了漂亮的兩層民居,社區內還配套有寬廣的道路、秀美的景觀、寬敞廣場、高大的戲樓等。
劉玉書記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們大力發展當地旅游業,現在我們社區有60多家村民辦起的農家樂,能同時容納800余人就餐。”
如今的張莊社區交通便利,風景宜人,緊鄰4A級景區——二郎山風景區,周邊有燈臺架、祥龍谷、天池山、九頭崖、虎頭山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等自然、人文景觀。
作為河南省第一批最美鄉村,這里是河南省規劃的五大旅游路線之一。現在張莊旅游十分火爆,每逢節假日游人絡繹不絕。
張莊中心社區居民郭香民在自家的土特產商店與記者交談。(齊馨 攝)
村民:生活幸福奔小康
村民們搬遷到張莊中心社區后,有些仍依靠耕地獲得收入,更多的村民選擇在社區做起了生意。
走在張莊社區整潔優美的道路上,記者采訪到了當地居民郭香民。郭香民一家從2002年就開始經營土特產商店,銷售當地特色的菌類和山野菜。
作為第一批遷入張莊社區的居民,郭大姐告訴記者,目前,一家人同在社區居住,祖孫三代其樂融融,生活十分幸福。
劉玉書記感慨說,新農村建設給村民們生活帶來了很大變化,該社區預計建成集“生活居住、休閑娛樂、觀光度假”為一體的休閑服務型社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