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市民在文華市場舒心購物。
海口農貿市場整潔,物品豐富。
記者 光明
海口原有農貿市場多為上世紀80年代所建,設施簡陋,環境較差。
根據“雙創”工作總體要求,2015年12月啟動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目前海口實際納入“雙創”考核范圍的39家農貿市場已全部完成改造。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成果,還被納入十五分鐘便民生活圈統籌布局。升級改造完成后,全市農貿市場新增面積約3萬平方米(以一家市場3000平方米計算,相當于新增10家農貿市場),增加輻射35萬人口。
12日,本報“記者巡街”全媒體報道組,體驗海口農貿市場全部完成升級改造蝶變。39個農貿市場優美舒心的購物環境,已成一個個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
農殘檢測保障食品安全
“現在市場已全部完成升級改造,環境變化很大。”12日上午,“記者巡街”全媒體報道組來到龍華區金貿文華農貿市場,市場總經理楊金名介紹,文華市場更進一步,正在創建全國一流農貿市場,硬件上去了,軟件管理更重要,市場把市民放心消費放在管理第一位。
金貿文華市場有305個攤位,鋪面100多間。記者在現場看到,市場專門配備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一大早就到了崗位,對鮮活農產品實行即時驗票進場專項管理,肉類產品進場臺賬非常完善。專門設立了20平方米的蔬菜農藥殘留檢測室,檢測人員告訴記者,他們都經過專業培訓,每天抽樣檢測10個蔬菜品種,并把檢測結果放在市場內的當天通過電子顯示屏公示,讓消費者放心食用。副食品實行產地、產期及保質量建檔建臺賬跟蹤管理,過期、變質、無產地、無保質期產品一律下架禁銷。
市場統一配備5臺公平秤,專門設立投訴舉報箱。楊金名介紹,他們對短斤缺兩的攤主嚴重處罰,情節嚴重和屢教不改的攤主責令退出市場。
亮證經營是讓百姓放心消費的重要一環。記者在現場看到,市場經營攤主300多戶,攤主的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都全部展示出來。市場還要求攤主依法經營、不跨行、不跨區域營業。
市場內電視屏幕上滾動播放營業執照和菜價。
設施齊全方便垃圾清理
在瓊山區城東農貿市場,市場總經理談井泉對“記者巡街”全媒體報道組介紹說,2016年這次升級改造標準高。根據《海口市農貿市場設計導則》,活禽區、水產區、熟食區、排水排污系統、垃圾收集系統、公共衛生間等六大重點部位,規范特別詳細。市場此次對活禽區進口和出口和市場進出口完全分離,對病媒特別是疫情傳染起到隔離作用。記者在現場看到,市場熟食間設置了預進間,進行更衣、消毒并實現攤主與消費者間交易的隔離;排水采用攤位排水與過道排水雙排系統,并由明排改為暗管,直接從臺面到水管防止地面潮濕;衛生間以二類標準進行改造,同時有殘疾人使用空間的設計;全部排水通道采用微孔不銹鋼蓋板設計防四害孳生,垃圾屋采取封閉式設計。
城東農貿市場占地面積2100平方米,市場擁有265個攤位(改造前為305個),鋪面25間,還有近300平方米的停車場。記者看到,改造后的市場設備設施齊全,各項規章制度完備,監控攝像頭、LED電子顯示屏、農藥殘留檢測儀、公平秤、公示欄、廣播等應有盡有。市場的家禽屠宰區在借鑒水產操作間的基礎上,在屠宰區里加裝不銹鋼操作臺,并在臺上設一個通道口,屠宰后的雞毛、血水可直接由通道口倒入垃圾桶內,實現垃圾不落地。
市場地面硬化改造后干凈整潔。
市場經營人員統一服裝。
文明窗口展示風土民情
“我們市場每天人流量達到3.5萬人,這么多的人每天來到這里,市場的購物環境和購物體驗,直接關系到這座城市文明形象。”在美蘭區白龍市場,市場管理員吳坤彪介紹,商務部門要求改造后的農貿市場,成為展示海口風土民情的平臺,海口城市形象的窗口,市民游客休閑的好去處。他們正朝這個目標積極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白龍綜合市場位于青年路,原建于1993年,原一樓鋪面45間,攤位220個。今年2月升級改造擴建一樓,升級改造面積3000平方米,擴建面積2975平方米。升級擴建后,市場設有管理辦公室,擁有20人的管理團隊。
走進白龍市場,進門首先就是寬敞的休息區,這里有為老人小孩準備的休息座椅。
市場的多媒體發布信息系統也很有特色,幾十個電視屏幕上,分別滾動播放著各個攤位攤主的營業執照照片和當地的菜價。屏幕上還醒目地播放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宣傳內容。
市場還設置了導購圖、多媒體信息查詢臺等,攤主對顧客十分熱情。管理方還設立投訴箱,安裝市場監控器,防止攤主不文明經營行為。
記者了解到,其實在文華等市場,創建文明和諧市場之風正在形成。楊金名介紹,文華市場給攤主免費發放工作服,對于殘疾人攤主實行減免管理費,每位攤主過生日,都有生日禮物問候。
鄉鎮市場瞄準城區標準
在秀英區長流農貿市場,市場外巨大的LOGO及中英文市場招牌標識,十分醒目,成為鎮上一張新“名片”。
走進寬敞明亮的市場,附近居民正挑選著自己喜愛的瓜果時蔬。“別看我們是鄉鎮,但我們這里的購物環境一點也不比市區的農貿市場差。”附近的居民陳麗說。
長流農貿市場總經理王錄旺介紹說,要是在市場升級改造前,大家可不會這么說的。他介紹說,改造前長流市場設施簡陋,普遍存在臟、亂、差的現象。
此次長流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時間歷時5個月,改造面積約4500平方米。記者在現場看到,市場設置了蔬菜檢測室,嚴把蔬菜準入關。設置高清數字化監控室,全程對市場內進行監管。設置了電子公示欄公示當天菜價及品種等。市場清新明亮,區域劃分更合理,地下排水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新型的攤位設置有效抑制了攤位滴水漏水到地面的問題,有效改善了市場的地面潮濕的問題。
長流鎮鎮委副書記龔曉明說,此次全市建成區、城郊、鄉鎮按同一標準進行改造,易被忽視的城鄉結合部、城中村、鄉鎮市場堅持導則標準不降低。這樣的升級改造標準,給鄉鎮居民帶來的實惠非常明顯,因而受到社會的廣泛肯定。
海口網10月13日訊
?
?
相關鏈接:
海口農貿市場改造后面貌煥然一新 成為城市新“名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