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國家職業資格證的吳鐘英即將走上新的工作崗位。
海口網10月13日消息(記者林韋瑋 通訊員陳創淼 鄭峻敬 攝影報道)“感謝政府幫我報名培訓挖掘機技能,我現在有了一技之長,找工作方便了不少,這不,今天下午就要去公司報到上班了。”13日,在海口丘海大道華祥工程機械培訓學校(簡稱:華祥學校)實訓場地,來自秀英區東山鎮卜達村的貧困戶吳鐘英說。
據悉,在推進精準扶貧工作中,秀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通過定點培訓機構為貧困家庭勞動力提供免費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做到“授人以漁”,讓貧困家庭勞動力學會一技之長,打開脫貧之門。
通過技能培訓幫扶找到新工作
今年28歲的吳鐘英初中畢業后就踏入社會,為改變家庭貧困狀態,他四處打臨工,即當過隧道挖掘炮工,也開過小飯店,但收入一直不穩定。聽說可以免費學習挖掘機技能,他馬上就報名參加了,“因為這個工作的工資比較高,而且不需要任何培訓費,對于我來說,是很好的事情。”
據介紹,秀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精準扶貧調查摸底的基礎上,首批組織了21名有培訓意愿的貧困勞動力,參加為期一個月的挖掘機操作技能培訓,政府除了出學費、職業技能考試費及住宿費,每天還補貼100元生活費給這些學員,免去其后顧之憂。通過培訓拿到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學員,在我省就業每月工資可拿到5000-7000元,真正幫助貧困戶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
吳鐘英格外珍惜這次培訓機會,順利拿到挖掘機中級技能職業資格證的他高興地告訴記者,培訓結束后,位于椰海大道的一個工地馬上就聘用他開挖掘機,每月工資6000元,今天下午就去報到上班了。
華祥學校技術總監高誠表示,對培訓畢業的貧困家庭學員全部優先推薦上崗。培訓結束后,如貧困家庭學員還想“回爐”繼續學習,學校將不再收一分錢,保證學員學會學精。
學員們在上挖掘機理論知識課。
借助幫扶機會兩兄弟免費學習手藝
當天上午,在海南龍泉技工學校烹調實操間,來自秀英東山鎮儒達村的蘇運大和弟弟蘇運孝正跟著烹飪師傅學習中式烹飪技術。今年25歲的蘇運大和22歲的蘇運孝曾在餐館當過學徒,自己也擺攤做過夜宵,但由于沒有受過規范培訓,打工只能在廚房打下手,收入并不高。蘇運大說:“自9月30日參加培訓以來,我們兩兄弟學習到了不少烹飪理論知識,老師還手把手教我們做菜,現在每天都能學習到一兩道新菜的做法,畢業拿到初級廚師證后,我們兩兄弟不愁找不到工作。”
在學校面點實操間,記者還見到了來自永興鎮蒼英村的學員杜平,今年33歲的他正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包餃子。杜平稱,他會開挖掘機,但是由于沒有拿到資格證書,所以只能幫私人老板打工,不僅工資不高,還不能買保險,所以在學習挖掘機技術的同時,他還報名申請了面點制作課程,希望能增加一門手藝,多一種就業選擇。據悉,依靠龍泉集團的40多家連鎖店,像杜平這樣的貧困家庭學員畢業拿證后,都能上崗就業。
杜平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面點制作。
據了解,像蘇運大、蘇運孝、杜平一樣參加秀英區首批組織的烹飪、面點師技能培訓的貧困家庭勞動力共有8人。政府即幫忙出培訓費用、住宿費和考試費,在培訓期間學員還能享受到伙食補貼,免去了他們沒錢交學費的后顧之憂。
“授人以漁”讓貧困者至少掌握一門技能
秀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符勇介紹,貧困人口參加政府扶貧免費技能培訓,可以自由選擇技能培訓項目,培訓結束后人社部門還將提供跟蹤服務,確保學員就業上崗。下一步,區人社局將緊盯市場人才缺口,對貧困勞動力加大相應的技能培訓,如海口公交司機缺口較大,將開展大客車、公交車駕駛培訓,讓學員培訓畢業即可上崗。
據了解,秀英區力爭在今年年底前將符合條件的扶貧對象全部錄入就業扶貧信息系統,每個扶貧對象每年至少獲得一次就業創業信息服務、就業創業政策咨詢、就業指導、職業介紹、技能培訓或創業培訓等“一對一”免費就業服務,幫助其就業創業能力得到普遍提升。對于扶貧對象家庭中有求學愿望的人員,會盡力幫助他們掌握一門以上的就業創業技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幫助他們的家庭盡快脫貧。
?
相關鏈接:
【專家談】精準扶貧難在哪里?
“互聯網+扶貧助學”模式本溪募集助學資金162萬
海口美蘭區創新精準扶貧機制 “一對一”田間指導
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事業 海南打響旅游扶貧攻堅戰
市殘聯理事長蔡志森到瓊山區調研殘疾人精準扶貧工作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