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0月14日專電(記者呂昂)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長姚余棟14日說,中國經濟相比全球其他經濟體依然保持著強勁增長,“入籃”后的人民幣將為全球補充流動性,人民幣資產也有望為全球提供新的安全資產。
姚余棟在杭州舉行的“2016浙商·財經國際論壇”上表示,一方面當前出現全球流動性不足,貿易長期低迷,另一方面全球的安全資產也出現不足,在這兩大不足的“雙重困境”下,全球經濟正在進入“新平庸時代”,全球經濟長期增長率很難再回到本輪危機前的4%以上。
姚余棟認為,隨著10月1日起人民幣正式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納入SDR,中國經濟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身份轉換”,開始兼具儲備貨幣發行國及新興市場的雙層身份。雖然同樣面臨著下行壓力,但中國經濟相比其他經濟體依然保持較強勁的增長,能夠在“新平庸時代”發揮全球經濟火車頭的作用。因此,逐步邁向國際化的人民幣將能為全球補充流動性,包括50萬億元人民幣債券市場在內的人民幣資產也能為全球提供新的安全資產,長期看人民幣將逐漸增強為占優貨幣。
?
相關鏈接:
人民幣匯率再波動 出口型企業錢包不一定“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