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出實招推進健康扶貧工程明年起選擇大病病種進行集中救治
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省政府近日出臺了《海南省健康扶貧工程實施方案》,明確提高新農合待遇、對患大病和慢性病的農村貧困人口分類救治、貧困患者住院“先診療后付費”等系列健康扶貧工程重點任務。方案強調,各市縣要將健康扶貧工程納入脫貧攻堅工作領導責任制和貧困地區政府目標考核管理,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并對實施情況定期檢查督促。南國都市報記者孫學新
提高新農合待遇
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切實減輕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醫療費用負擔,是健康扶貧工程的重中之重。方案明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所有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并實行政策傾斜,個人繳費部分按規定由財政給予補貼。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將提高新農合待遇水平:
1、提高普通門診報銷比例
建檔立卡貧困參合患者在鄉、村兩級新農合公立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就診
報銷比例提高5%
2、提高慢性病特殊病種門診報銷比例
患有25種慢性病特殊病種的建檔立卡貧困參合患者,在省內省級、市縣級新農合公立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就診
3、提高住院患者報銷比例
建檔立卡貧困參合患者在省內省級、市縣級新農合公立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
4、住院不設起付線;
5、降低大病保險起付線
將建檔立卡貧困參合患者的新農合大病保險起付線由8000元降至4000元;
6、提高農村貧困殘疾人
醫療保障水平
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醫療康復項目納入新農合報銷范圍,將以治療性康復為目的的康復綜合評定等20項醫療康復項目納入新農合報銷范圍。
7、提高所有地中海貧血患者新農合補償水平
將排鐵治療藥物納入新農合報銷范圍,將重癥地貧患者造血干細胞移植納入重大疾病種類范圍,實行按病種付費,并提高報銷比例。與此同時,我省將建立貧困人口兜底保障機制,將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范圍,對突發重大疾病暫時無法獲得家庭支持、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患者,加大臨時救助和慈善救助等幫扶力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大病保險和疾病應急救助后,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個人仍無能力支付的剩余醫療費用,由各市縣從醫療救助專項資金中支付。
先診療后付費
我省將實行縣域內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住院“先診療后付費”。
貧困患者按照《海南省公立醫療機構推行“先診療后付費”服務模式實施方案(試行)》規定的情況,在所有公立醫療機構住院實行“先診療后付費”。
推進貧困地區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加強貧困地區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相關專業和有關臨床專科建設,探索通過縣鄉村一體化醫療聯合體等方式,提高基層服務能力,到2020年使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
分類救治
方案提出,我省將對患大病和慢性病的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進行分類救治。
優先為每人建立1份動態管理的電子健康檔案,建立貧困人口健康卡,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家庭提供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等簽約服務。
以縣為單位,依靠基層衛生計生服務網絡,進一步核準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家庭數及患病人員情況,對需要治療的大病和慢性病患者進行分類救治。能一次性治愈的,組織專家集中力量實施治療。
2017年起選擇疾病負擔較重、社會影響較大、療效確切的大病進行集中救治,制訂診療方案,明確臨床路徑,控制治療費用,減輕貧困大病患者費用負擔。
實施光明工程,為農村貧困白內障患者提供救治,救治費用通過現行醫保制度等渠道解決,鼓勵慈善組織參與。
醫衛體制改革
在統籌推進貧困地區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中,方案提出,創新縣級公立醫院機構編制管理方式,逐步實行編制備案制。
貧困地區可先行探索制訂公立醫院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辦法,合理核定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總量,結合實際確定獎勵性績效工資的比例,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制訂符合基層實際的人才招聘引進辦法,落實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機構用人自主權。
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分期分批對貧困地區鄉村醫生進行輪訓,2017年前完成培訓。
結合各地實際,通過支持和引導鄉村醫生按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以及采取補助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提高鄉村醫生的養老待遇。
?
?
相關鏈接:
海南省4364青年成為農村致富“領頭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