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評獎過多過濫、公信力不強的問題,中辦、國辦出臺《關于全國性文藝評獎制度改革的意見》,大幅度清理壓縮節慶活動中舉辦的文藝評獎,壓縮幅度87.5%。目前所有常設全國性文藝評獎已按照改革要求落實到位。以此為契機,文藝作品評價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
中央令出,各地各部門積極跟進,推動中央政策部署貫徹落實到位,為攀登“高峰”鋪路架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實施電影劇本孵化計劃、優秀電視劇劇本扶持引導項目評選,增強劇本原創力。北京動員多方力量投身文藝創作,兩年來對文藝創作專項資助達5億元,今年設立宣傳文化引導基金、文化藝術基金、影視出版基金,每年投入4億元,扶持重大題材創作。上海建立文藝創作組織推進工作平臺,加強對舞臺藝術精品創作的統籌協調和策劃推進,增設對網絡文藝的資助,擴大增強對文藝評論、人才培訓資助范圍和力度。湖北、河南推動戲曲進校園,制定相關方案和配套措施,編輯出版戲曲普及教材,成立高校戲曲組織聯盟、開辦電視專欄、制作推薦曲目唱段光碟和在線教學課件,全面開展戲曲進校園演出、輔導、交流活動。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旋律更響亮正能量更強勁
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感召下,廣大文藝工作者走到生產實踐中,自覺深入改革發展第一線,深入社會生活最基層,身沉下去,情融進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
老藝術家身先士卒。著名畫家劉文西,長年堅持深入生活,赴陜北100余次,走遍26個縣,在那里過了40多個春節,結交了數百位農民朋友,80多歲還繼續去陜北采風創作。著名歌唱家、“時代楷模”贠恩鳳長期在工礦企業、農村社區為老百姓免費演出。今年春晚,76歲高齡的她演唱自己的原唱歌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讓人們再次感受到經典的魅力。
為了寫《媳婦的美好時代》,編劇王麗萍專門去商場開貨梯,寫《我家的春秋冬夏》時,去了很多養老院體驗生活。她說,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一個創作者最基本的功課,這不是夸夸其談的口號,也不是做表面功夫的敷衍,這應該是一個有良知藝術家的責任。
“一切都源于愛,作家熱愛人民,熱愛生活,堅信有愛,有溫暖,有光明。”創作了“中國農民命運三部曲”《天高地厚》《麥河》《日頭》的作家關仁山這樣說,“靜下心來,艱苦地認知、體驗和思考。摒棄舊有的創作模式,擺脫對歷史的虛無和狹隘的功利原則,以開放的眼光和胸懷,飽覽和容納歷史全部的豐富、蕪雜、曲折和發展,改變我們對生活簡單和膚淺的認知。有了新的認知能力,才有審視以及宏觀的把握能力,才能在創作中有所超越。”
把深入生活搞創作與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結合起來,為基層送文化種文化。據統計,兩年來,中央宣傳文化單位及直屬院團、協會派出的作家藝術家超過1萬名,全國各省區市動員的藝術家、文藝志愿者、基層文藝骨干超過幾十萬,服務群眾數百萬之多,極大豐富了各地群眾文化生活。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5年前在重慶南岸區建立“國家藝術院團基層聯系點”,這兩年,當地北斗村農民管樂隊、盲童學校揚帆管樂團在國交藝術家的帶領下登上了北京音樂廳、國家大劇院的舞臺。“學習演奏圓號為我打開了另一個門。我突然間找到了我的興趣,喚起了我對生活的熱情。”農民管樂隊圓號手周永淑說。
自2014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動腦筋、想辦法,完善政策機制,創新手段載體,努力形成常下基層、常在基層的長效機制。河南注重把“深扎”活動與“結對子、種文化”、與文化扶貧相結合,取得了很好效果。廣東省文聯制定文藝家在基層采風開展精品創作和文藝惠民五年規劃,目前與38個鎮、100個村簽訂了采風活動合作意向。浙江持續開展“與時代同行”深入生活采風創作活動,建立完善一批采風基地和實踐平臺,同時加強對影視創作重大選題、重點項目、重點作品的研討論證,努力讓作品有內涵有品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