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實施網絡強國戰略進行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改革科技研發投入產出機制和科研成果轉化機制,實施網絡信息領域核心技術設備攻堅戰略,推動高性能計算、移動通信、量子通信、核心芯片、操作系統等研發和應用取得重大突破。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會議中闡述“抓住信息革命歷史機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治國理念。建設網絡強國、搶抓信息革命歷史機遇,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第五代移動通信(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是各個國家爭奪的戰略制高點,成為構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我國應牢牢把握5G發展機遇,構建5G時代技術產業的新優勢。
一、我國基礎良好,5G創新空間巨大
????移動通信經過三十多年的飛速發展,已成為連接每個人的基礎信息網絡,不僅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還創造出巨大的市場規模,并有力推動了互聯網、集成電路、軟件、云計算、大數據等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移動通信產業從2G開始起步,在3G階段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標準TD-SCDMA并成功實現商用,在4G階段主導了TD-LTE國際標準化工作,并在產業和市場應用上基本實現了與LTE FDD同步發展。與此同時,我國逐步建立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移動通信產業鏈,尤其是華為、中興、小米、聯想、展訊、海思等企業在移動通信系統設備、終端和芯片方面已進入世界前列。
????隨著4G在全球進入規模商用,5G技術已成為全球移動通信產業的研發重點。5G不僅自身具有巨大的產業價值,還能夠帶動芯片、器件、材料、軟件等基礎產業的快速發展,并將與互聯網、物聯網以及工業、交通、醫療等行業應用更加緊密融合,從而推動新一輪技術產業創新浪潮。此外,5G將在2020年之后逐步規模應用,成為連接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基礎通信方式,突破5G核心技術對保障網絡安全具有重大意義。5G作為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提供了巨大的創新空間。我國移動通信產業在經歷了“1G空白、2G跟隨、3G突破和4G同步”發展之后,已具備良好的技術產業基礎,通過有效的組織推進與研發布局,很有可能在5G階段實現“彎道超車”。
二、抓住機遇,構建5G技術產業優勢
1.注重創新鏈、產業鏈打造,實現協同創新
????當前,我國已建立了從技術、標準、研發、試驗到應用等創新鏈,涵蓋系統、芯片、終端、儀表等產業鏈。移動通信領域面臨技術與產業快速變化、國際競爭激烈等挑戰。
????在技術研發和標準化階段,我國已形成了“前后臺”工作模式。由高校和研究機構在后臺開展創新技術研究,并由企業在前臺將其研究成果推入國際標準形成核心知識產權。上述協同創新機制已發揮出重大作用。近兩年,我國在國際移動通信標準組織提交的技術文稿已占總量30%,牽頭或聯合牽頭的標準項目超過40%。與此同時,我國以價值鏈為紐帶構建了包含運營、系統設備、芯片、終端和儀表等的完整產業鏈。以4G為例,我國成立了TD-LTE工作組,組織全球50多家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等參與,共同制定技術產品路標,并通過開展4G技術試驗,組織產業鏈上下游開展深入合作,推進4G技術和產品快速成熟。
????面對5G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工信部、發改委和科技部于2013年2月聯合推動成立了IMT-2020(5G)推進組(以下簡稱5G推進組),整合移動通信領域產學研用單位,共同推進5G需求、技術、頻譜、標準研究及國際合作。同時,重大專項三和863計劃協同部署5G研發課題,大力支持5G技術創新。目前,5G推進組已在5G前期研發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完成了5G愿景與需求研究,發布了5G概念和技術架構,主要觀點已獲得業界廣泛共識。華為、中興、大唐、中國移動等已在大規模天線、新型多址、超密集組網、網絡架構等5G核心技術上取得重要進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