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雷終于爆發
本年度溫網冠軍、現世界排名第二的安迪·穆雷,周日下午7:6(7:1)、6:1完勝西班牙選手阿古特,如愿奪得2016上海勞力士大師賽冠軍。
吳敏霞、惠若琪兩位奧運冠軍也在現場見證了穆雷的勝利,賽后穆雷也向兩位里約金牌女將贈送了他2011年上海勞力士大師賽奪冠的紀念獎杯和球拍。這位奧運史上首位網球男單衛冕冠軍特別貼心地在獎杯上刻上了“致吳敏霞”、“致惠若琪”字樣表示專屬饋贈,也附上了個人簽名。
職業生涯最好的狀態
下周一排名即將升至第13位的阿古特,在比賽前12局證明他前一晚淘汰德約,絕非運氣。但關鍵的搶七,穆雷用大滿貫冠軍的堅定碾壓對手,連贏7分不僅贏下這一盤,也讓西班牙人在第二盤意志崩潰。
穆雷贏下了本賽季第二個ATP1000賽事冠軍,個人職業生涯的第13個。這也是他第3次在上海勞力士大師賽奪冠,加之衛冕冠軍德約科維奇止步四強,在“年終第一”的爭奪上他只落后領跑的德約915分了,完全有機會在倫敦總決賽、在他的主場登頂。
“穆雷現在正拼盡全力追趕德約,如果他能一直表現這么好……他真的一門心思想拿世界第一。”阿古特說,穆雷的眼睛里就寫著“No.1”。穆雷沒有否認,但他強調這個目標實現起來很難的。 “法網以后我打出了職業生涯最好的狀態,來北京之前我的預期很低的,但沒想到能十連勝拿走兩個冠軍,而且越打感覺越清晰。但要拿世界第一,你得至少有9個月表現非常穩定,我從今年4月開始表現不錯,明年2、3月份是目標點。”穆雷表示,接下來的巴黎大師賽、倫敦總決賽他都會全力以赴,但他也知道德約同樣瞄準了冠軍,所以自己登頂的最大機會還是明年春天,“如果我拿到倫敦和澳網冠軍,我就有機會了。”
球場未滿是個遺憾
周六晚間,世界排名第一的德約科維奇意外失手于保蒂斯塔·阿古特,直接導致昨天男單決賽不到9成的上座率。這個數據,相比一年一度、亞洲唯一的ATP1000賽事決賽的規格檔次,是個遺憾。
事實上,今年上海網球大師賽自開賽前兩個半月就連續遭遇“意外”打擊:先是奧運會前費德勒突然宣布提前結束2016賽季;再是人氣選手德爾波特羅第一輪就失手;周三14座大滿貫獎杯得主納達爾難以抵擋低靡狀態,出局當晚帶走大批粉絲,導致8點檔出場的穆雷比賽時上座率僅剩四成。周五四場1/4決賽在中央球場接連上演,但賽會前8號種子僅剩德約、穆雷兩位。
“賽事前半期上座率低于預期,冷門迭爆導致賽場氣氛不像去年那么熱,更不像前年那么熱。”上海久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上海久事國際賽事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姜瀾說。偶像提前出局,粉絲“藍瘦香菇”球市亦受打擊,這無奈的現象背后是中國目前尚不成熟的網球市場。
球市受球星影響大,這是目前中國境內4站ATP賽事、7站WTA賽事共同面臨的問題。尤其在李娜退役、中國女網陷入10年來最低谷的時候,無論是WTA“皇冠賽”的中網還是“超五賽事”武漢公開賽,哪怕均分十一長假仍然顯得有些冷清。推廣網球運動、擴大網球人口,需要中國各站職業網球賽事共同努力。
此前還有消息說,ATP正醞釀大改革,除了決勝盤改搶十等比賽規則方面改革以更適應電視轉播需要之外,有提議將四大滿貫提至3000分,而上海等4站賽事升級至2000或1500分。但久事方面對此并不在意。“以現有資源來說,升級、擴容,級別越高、壓力越大,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既然我們做賽事的動機和目的是培養成熟的消費者,培養成熟的市場,那就必須有長期忍耐的堅韌和毅力。”姜瀾說,“在四大滿貫的百年老店面前,任何的浮躁都會慚愧。”
新星帶動新一批球迷
培育市場、培育觀眾,作為上海勞力士大師賽的運營方久事賽事,今年的方針就是“走出去”。第一年,大師賽資格賽辦進了大學校園,就是希望讓大學生更多地接觸網球運動、見識高水平的比賽,為大師賽“吸粉”。
久事還走出了國門。作為亞洲最高級別的網球賽事,上海勞力士大師賽跟澳網聯手,互相在對方主場作推廣。今年1月,頂著38攝氏度的高溫,填表格想獲取更多上海勞力士大師賽賽事資料的澳洲觀眾,在活動大棚外排起長隊,久事的推廣團隊共收到觀賽意向表格7500份。“上海正在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城市,類似大師賽、F1這樣的頂級賽事在全世界都有號召力。只要經過充分的市場調查、拿出更好的服務,將來觀眾來源會更廣泛。”
同時,久事賽事方今年特別說服賽會5號種子拉奧尼奇、6號種子孟菲爾斯、7號種子伯蒂奇等眾多高手,屈尊到3號場地銀聯球場比賽,無非也是考慮到外場球迷多為外圍球迷、新球迷,要給他們看到盡可能精彩的比賽,繼而將他們培養成為忠誠的網球愛好者。包括今年賽事將穿線房搬到全透明的外場公共區域,也是為了加速傳播網球文化。“每一年我們都在做市場培育,這方面我們不做被動的參與者。”姜瀾說。
雖然受費德勒、納達爾早退,德約科維奇缺席決賽的影響,縱使久事多方努力球市仍相比去年、前年遭遇小冷,但有一亮點仍不容小覷:短短兩三天,茲維列夫圈粉一大片,他和泰勒·弗里茨等95后小鮮肉正冉冉升起,加上拉奧尼奇、戈芬、迪米特洛夫等90后球員,網壇新陳代謝已悄然啟動。今日的“爆冷”,實則是國際網壇實力比拼的真實寫照。2002年我們在上海大師杯初見費德勒這位天才少年,2016年的今天我們看到的也是未來網壇的統治者。或許明年茲維列夫們再回上海時,他們身后已有一片擁躉,他們已成為拉動票房的明星。從奶粉、豆粉到新粉,網球的歷史和文化也在一代代球迷身上得以傳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