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一種說法,叫‘投資不過山海關’。東北可千萬不能讓這種說法變成現實啊!”10月18日的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推進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語重心長地說。
當天會議部署進一步推動振興東北工作。今年下半年以來,東北經濟部分數據出現企穩的苗頭,但仍面臨有效投資需求嚴重不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任務艱巨、國企改革需進一步加大力度、投資營商環境亟待改善、經濟社會領域風險不斷積聚、地方主體作用發揮不夠等問題和困難。
李克強明確表示,推動東北經濟脫困向好,實現新一輪振興,事關全國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大局,事關區域協調發展全局,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福祉。
“東北首先要從自身改革做起!”總理加重語氣強調,“必須痛下決心優化營商環境,真正激發社會潛能,釋放東北發展的內生動力。”
關鍵是解決體制機制問題,在改革開放中實現東北振興
“過去中央支持東北的政策大多聚焦于項目、投資,而這一次的政策重點則放在深化改革、激發內在活力,感覺‘很不一樣’。”一位東北省份負責人在發言中深有感觸地說。
當天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部署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干重要舉措的意見》和《東北振興“十三五”規劃》,兩份文件的開篇內容,都是“全面深化改革”。
李克強指出,東北是最晚退出計劃經濟體制的地區,國企改革的歷史包袱重,確實存在客觀困難。但因此尤其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從根本上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切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我聽東北一些企業家講,現在想在東北搞一個項目,仍需蓋200多個章,沒有幾百天根本辦不成。還有不少企業家反映,東北的營商環境和南方一些地區相比確實存在不小的差距。”總理說,“東北地區必須全面對標國內先進地區,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更大力度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開展優化投資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推動‘法治東北、信用東北’建設。”
李克強強調,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遼寧大連新設自貿試驗區,關鍵不在于“帽子”,而是為了真正推進企業投資項目管理負面清單制度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試點。在放權的同時,還要營造公平競爭、監管有力的平臺,發展誠信經濟、法治經濟和道德經濟。
“關鍵還是解決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在改革開放中實現東北振興。”總理說。
人力資源才是最寶貴的資源啊!
李克強會上談到一個統計排名:“去年全國互聯網百強企業,東北一家沒有。很奇怪啊!按道理講,東北那么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兩院院士,創新能力應該很強才是!”
他強調,東北的確必須要做好資源的文章,但“不是就資源做資源”。“人力資源才是最寶貴的資源啊!”總理說,“我們之所以對中國經濟有信心,就是因為我們有13億人口、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有專業技能培訓的人才。中國人既勤勞又有智慧。關鍵是要進一步打破束縛,解放生產力,釋放全社會的巨大創造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