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末外匯占款環比下降3375億元,創2016年1月份以來最大降幅
10月18日,央行公布最新數據顯示,9月末外匯占款環比下降3375億元,為連續第11個月下滑,并創2016年1月份以來最大降幅。
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外匯占款大降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人民幣貶值預期持續升溫;二是居民出境換匯需求增加,導致資本外流加劇;三是在召開G20、月中美聯儲議息會議的背景下,9月份央行加強了干預匯市力度以維穩匯率。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原因在于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之后,導致人民幣匯率承壓,進而影響到居民和企業的結售匯,使得外匯儲備下降,對應的是外匯占款的進一步收縮。
“短期來看,由于美聯儲加息決定未公布之前,人民幣仍面臨一定的貶值壓力,外匯占款呈現負增長的趨勢仍會延續。”溫彬表示。
“外匯占款未來或將加速下行,與外匯儲備背離將常見。”李慧勇認為,今年以來外匯占款和外匯儲備常出現背離,數據偏差也較大,主要因為外匯儲備在資產升值效應和匯率估值效應的推動下表現更好,這一現象未來仍將常見。隨著美聯儲年底大概率加息的時點臨近,以及每年1月份居民換匯增加的季節性因素,10月以來人民幣貶值進一步加速。目前看來年底匯率沖擊的風險較大,外匯占款將持續下行甚至加速下行。
溫彬表示,因為基礎貨幣投放的減少,會對流動性產生影響,是降準還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的方式來補充流動性需求,央行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平衡。
溫彬認為,降準的好處是通過一次性降準來補充市場流動性,減少市場對流動性需求的壓力,但是,容易造成市場對央行或采取進一步寬松貨幣政策的猜想,進一步對人民幣匯率造成壓力。替代降準的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即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MLF)來補充流動性,MLF的規模也在二季度之后實現了快速增長,未來如不降準,MLF的規模將會繼續擴大。
在溫彬看來,未來采取何種方式將取決于外匯占款的變化,如外匯占款一直保持收縮趨勢,將通過一次性降準,可以釋放6000億元-7000億元的流動性,減少MLF到期之后續作的規模。
李慧勇認為,貨幣政策年內不會有大動作。目前短期資金價格總體保持穩定,央行主要還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MLF等手段來平滑資金面波動,貨幣政策主要還是考慮經濟情況。預計年內CPI總體穩定,PPI逐漸達到正增長,穩增長任務基本能實現。
?
相關鏈接:
外匯局駁斥涉華夏銀行不實報道
外匯局喊話:防止以套利為目的的中概股回歸
外匯局發布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 跨境資金流出壓力逐步緩解
“黃牛”5年多非法買賣外匯2222萬美元 獲刑6年
外匯局將加大打擊地下錢莊力度 嚴控非法資金交易通道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