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位于安徽省東南部,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說。自西漢設郡以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文房四寶之鄉。宣城文化底蘊深厚,歷史上李白、韓愈、白居易等先后來此寓居、游覽、歌詠。獨特的自然山水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構成了宣城市豐富的旅游資源。
旅游產業已經逐漸發展成為宣城市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增長極,如何讓宣城旅游更具吸引力已經成為該市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
“從2013年開始,我們把文化旅游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柱產業來培育發展,并提出要樹立全市一盤棋的思想,實現由觀光游向休閑游轉變,由一日游向多日養生游轉變,由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由旅游景區向旅游目的地轉變,由旅游資源大市向旅游經濟強市轉變。”10月21日,宣城市市委書記韓軍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宣城市在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指導下,主動融入大黃山國家公園,積極推進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在發展全域旅游、推進產業融合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7月21日印發《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五個一”行動計劃》文件,該文件中提出要開發一批國際水準旅游精品景區,發展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色旅游商品,打造一批國際化旅游精品線路,創造一批順應世界潮流的旅游業態,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經營實力的領軍企業。
據韓軍介紹,宣城市是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皖南特色,應該不僅有黃山的山岳風光,也包括宣城的文化旅游資源。例如,宣城是中國文房四寶之城,桃花潭、敬亭山等江南風景獨特,所以才有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唯有敬亭山,相看兩不厭”等膾炙人口的經典詩句。
韓軍表示,宣城市要乘勢而上,在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中迎頭趕上,在發展旅游經濟的同時尤其要盯住游客評價,一個景區無論花再多的精力、投入再高的代價,如果口碑不佳,就可能會前功盡棄。
因此,宣城市去年提出用2-3年時間,推進桃花潭和敬亭山兩個景區爭創5A級,并且整個A級景區創建要形成梯隊。目前,該市A級景區在各地分布不均衡、景區數量差異很大,主要集中在涇縣、績溪、旌德。宣城市為此提出全域旅游的發展模式,并且在推進過程中防止“千景一孔”、防止“千區一味”。
隨著大眾旅游時代到來,每個人都是旅游者,因此,既要注重大眾口味、又要注重個性需求,而個性化在大眾旅游時代更加鮮明。韓軍表示,為了迎接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宣城市為此提出了全域旅游的發展模式;不斷加快美麗鄉村和特色小鎮建設,將會議經濟、會議旅游結合起來發展高端商務旅游,并且提出了“情感旅游”。
韓軍認為,在全域旅游發展方面必須做到既要服務大眾,更要突出個性;既要盯住高端,更要滿足一般;既要重顏值,更要重氣質;既要提升特質,更要塑造品味。
在旅游產業融合方面,宣城市提出要強化“旅游+”、“+旅游”的意識,在方法上,融合為本,跨界越域。韓軍表示,旅游特別要和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這“新四化”緊密聯系起來。其他的如農業、工業、軍事、民俗、宗教等,都可以和旅游有機結合。
韓軍認為,宣城市在推進旅游發展的時候的時候要注重市場營銷,傳統手段要有,但一定要借助互聯網等新的營銷手段,不光是網站,還要通過微信、微博傳播,突出時效性、新聞性,并且在對象上細分市場,不同的對象,要營銷不同的旅游產品。
“今年宣城旅游的目標是經濟收入200億、旅游人數2400萬,這兩個指標增幅都要在20%左右。只要堅定信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合力推進,競相發展的旅游大格局一定會出現,我們一定能夠創成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在皖南示范區的建設中走在前列!”韓軍如是說。
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宣城市接待國內外游客2158萬人,同比增長19.2%;實現旅游總收入168.8億元,同比增長22.2%。今年上半年,宣城旅游經濟各項指標呈現加速增長態勢,旅游總收入預計達95.44億元,同比增長33.69%。其中,接待境外游客8.3萬人次,同比增長97.7%,旅游外匯收入3469.26萬美元,同比增長150.87%。旅游總收入、入境游客數、旅游外匯總收入增幅居安徽省第一位。(完)
?
?
相關鏈接:
謝國臣:希望中國在男排聯賽宣城站打得越來越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