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聲清脆的哨聲,滿山的雞都回窩吃食,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城子村村民秦海軍介紹,通過慢慢訓練,現在這些山上散養的雞也懂得聽哨聲,管理起來,沒有那么吃力了。
近幾年,隨著甘肅精準扶貧工作地推進,秦海軍所在的村子也悄悄地變化著。“以前,我們這里連一條像樣的路都沒有,一到下雨天,平底鞋出門,一會兒就變成了高跟鞋,泥都爛在鞋底子上,甩都甩不掉。”
如今,平坦的油路通到了秦海軍家門,鄰里鄉親也都蓋了新房子,通了自來水,加上,原本地處十萬溝——大陰山景區的城子村,自然生態良好,是夏天避暑的好地方,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到這里旅游。
原本在外打工的秦海軍看到家鄉的變化,決心回鄉創業。“現在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到鄉村來旅游不僅想欣賞自然美景,呼吸新鮮空氣,同時,也想品嘗綠色、無污染的農家菜,所以我萌發了養雞的念頭。”
秦海軍說:“那時候,沒有養雞的經驗,就到陜西參加培訓,回來后,承包荒地,在山上散養生態雞。”
如今,秦海軍承包了100多畝荒山,養近1000只雞,這些雞平時吃蟲子、草、糧食,肉質口感好,旅游旺季每天可以賣出八九十只雞,每只賣100元,淡季,每天也能賣十幾只,去年純收益6萬多元。秦海軍說,生意不錯,現在就是人手不夠,規模太小,明年準備擴大養殖規模,同時張羅開家農家樂。
圖為城子村農民秦海軍回鄉創業,發展養殖業。劉玉桃 攝
崆峒區位于陜甘寧三省(區)交匯處,屬隴東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是六盤山特困片區。截至2013年底,全區精準識別貧困村105個,占全區行政村總數的41.7%,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89萬人,貧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陰濕林緣區,北部干旱山塬區及少數民族聚居區三大貧困片帶。
近年來,崆峒區按照“塬果川菜全區牛”的發展思路,擴大基地規模、壯大龍頭企業、提高產業化水平,做大做強牛果優勢產業。圍繞一村一品產業建設,突出牛、果、菜優勢產業提質擴量增效,累計建成規模肉牛養殖小區(場)121個,全區肉牛飼養量達到41.32萬頭,出欄23.8萬頭。完成新植果園1.83萬畝,全區果樹經濟林累計達到14.1萬畝,果園提質增效面積4.4萬畝,優質果園出口基地認證5000畝。
崆峒區長趙小林表示,崆峒區立地條件差,貧困程度深,公共設施缺,增收難度大,扶貧攻堅成本高。
去年,崆峒區圍繞解決貧困民眾“兩不愁、三保障”,以三大貧困片帶為主戰場,集中各方力量,整合各類資金,利用各種資源,全力以赴補短板、提弱項、惠民生,貧困鄉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貧困人口收入實現提升,扶貧工作由“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由“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大轉變,真正達到扶真貧、真扶貧的目的。
趙小林表示,預計到年底,可完成34個貧困村、1.34萬貧困人口脫貧退出,貧困發生率降至2.1%,實現全區整體脫貧“摘帽”。
趙小林稱,今后,崆峒區將在鞏固提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成果的基礎上,持續推進脫貧攻堅,統籌推進金融扶貧、電商扶貧、文化扶貧等扶貧措施落實,大力發展肉牛、林果、勞務、鄉村旅游等多元富民產業,不斷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完)
?
?
相關鏈接:
甘肅將為每個縣區建立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