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泥溝鎮來料加工經紀人黃飛建立了一家不足100人的椰殼包來料加工點;2年前,他在阿里巴巴、淘寶網建立電商網店,發展網絡營銷,市場拓展到西亞、非洲等10多個地區,研發自主產品30余種,同時注冊成立了棗莊立格箱包有限公司,發展二級加工點16個,帶動1200余人就業。
71歲的殘疾農民王學貴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年初經泥溝鎮扶貧辦牽線搭橋,王學貴在黃飛的立格箱包加工點找到了縫制箱包的活計。老人每天能縫制10來個箱包,平均每月能掙加工費接近1000塊。老人很喜歡這份新工作:“不用出力流汗,喝著茶在家里就把錢掙了,農忙時還不耽誤種莊稼。”
黃飛與王學貴的故事天天都在臺兒莊的農村上演。它只是臺兒莊區注重發揮“互聯網+”在產業扶貧中的倍增效應的一個剪影。
結合農村貧困人口勞動技能低、就業渠道窄、難以外出務工的實際情況,臺兒莊區近年來大力發展來料加工和農村電商,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走出了一條貧困人口不出家門、就地就能脫貧的新路子。
該區農民就業辦公室主任馬明光介紹,目前,全區已發展來料加工點551個,357名來料加工經紀人開通了網上業務,吸納4.7萬人就業。截至去年底,累計帶動1.4萬余名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實現脫貧。
抓住電子商務成為促進農村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有利時機,臺兒莊區探索推廣“互聯網+來料加工”模式,統籌推動來料加工和農村電子商務產業融合發展,助力精準扶貧。
以務工返鄉人員、大中專畢業生、貧困戶為重點,臺兒莊區通過技能培訓、政策扶持,大力培養來料加工經紀人、骨干電商戶等創業帶頭人。
28歲的夾坊村村民滿建偉,2年前從外地打工回家,與3位朋友合伙開辦了電子商務公司,銷售家鄉的來料加工制品。目前已在淘寶、天貓等開辦21家網店,今年上半年銷售額3000萬元,同比增幅30%多。吸納村民就業60余人,其中貧困村民5人,每月收入1500多元。
目前,臺兒莊區已累計培養來料加工經紀人550名,骨干電商戶56戶,在46個省、市級貧困村設立加工點58個;并形成了澗頭集鎮徐氏中藥香包、邳莊鎮賀敬猛古韻樂器等為代表的一批骨干電商企業。目前,該區發展年網銷額過百萬元來料加工網店6家,其中兩家網店年網銷額超過1000萬元。
利用扶貧開發資金,臺兒莊區還在貧困村建立來料加工創業扶貧基地,幫助貧困人員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脫貧。同時,引導鎮(街)、社區自籌資金,在農村新型社區建立具有標準化廠房的居民創業就業基地,引進規范化加工企業,吸納貧困人口就業。近兩年采取“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招投標、統一建設”的四統一做法,在20個貧困村新建標準化廠房20處,引進加工項目23個,帶動1600余名貧困人口就業,人均月收入1500余元。在紅馬屯等7處農村新型社區建成標準化廠房7座,引進龍政服裝、鑫琪手套等規范化加工企業7家,發展加工點67處,提供就業崗位5000余個,安置800多名貧困人口就近就業。
“互聯網+來料加工”模式使臺兒莊區的來料加工銷售額連續兩年快速增長,產業扶貧作用實現倍增。
泥溝鎮以“互聯網+”為平臺構建新載體促進了三產融合發展,在來料加工方面,通過互聯網平臺,加工企業及經紀人訂單平均增加1倍以上,吸納就業和帶動群眾增收能力明顯提升;在現代農業方面,該鎮三分地種植合作社通過自己的網上平臺,將經營范圍拓展到種苗代理、農產品出口、雞苗代養等領域,帶動訂單農戶240多戶,其中困難家庭6戶。
?
?
相關鏈接:
海口市僑聯開展精準扶貧活動 就業幫扶暖人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